职业VS兴趣,哪个更重要?

04责任>兴趣

“富士康”几十万大军,在工厂里组装手机,日以继夜,他们有没有兴趣?这不是兴趣的问题,这是责任的问题,是要养家糊口的问题。

还有一点,人家如果给我的奖金够,那拿这么多的钱,我总不能怠惰,我应该好好尽心尽力地去工作,这也是一个责任。你对公司也有责任,你对家庭也有责任。

谈到工作,就不要再提“兴趣”两个字,你就好好地尽心尽力坚守你的岗位。

比如说:

一个阿兵哥去保家卫国,结果打仗了,

这有什么兴趣可言?

保家卫国是必不得已的责任。

他说:“啊!这我没兴趣!”,

那国家就没有国防了。

由不得你不干,你就是得干!



05误区二:“自己负责”停留在口号上

现在的人,

强调“兴趣”,

又强调“自己负责”,

结果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举个例子:

台北市教育局跟文化局有一个共同的教育实验,这个实验是招收一届新生,学习与影视音乐有关的剪辑创作等等。

影视音乐,很多年轻人都很向往,跟电视有关,又跟歌星、跟演艺事业有关。跟娱乐事业有关的,那一定是很好的嘛。

如果我们把“兴趣”两个字放在前面的话,这应该算是很好的。

这个实验预计学习时间是三年,三年后会发一张《高中阶段非学校形态实验教育完成证明》。

这有一点在仿效学徒制,让你工作,也会给你上一些课程,还有老师随时在你学习需要的时候给你解答。

这三年内主要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要为自己负责。

什么叫做“要为自己负责”呢?

例如:学生自己决定今天是去上课,还是去校外参观或者去实习,不必请假,只要在网络分享自己的心得就可以了。

这一季(一季就是十周)实施下来,

发现理想跟现实差距落差还是很大的:

所谓的“自己负责”,结果自己也没有负责,

就是我不去。

所以,空有口号不行,还是要落实。

所谓“自己负责”,

就是你领了这份薪水,

你必须把责任挑起来,

你必须按时间,

把你该做的工作做好。

要训练小孩的学习态度跟自我负责的担当,应该要让小孩子去吃吃苦,做一些他必须勉强去做的事情。

工作这个事情不能用“兴趣”两个字来衡量全部,太过强调兴趣,就是等于放纵年轻人“不必负责”。

打着要为自己负责的旗号,实际上他干脆不负责,这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教育肯定就要失败。

06教育观念,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很多杰出的人都不是体制教育出来的,但他们都是为自己负责的

比如说马云、乔布斯......,他们都是对自己的工作很有热忱,也都是为自己负责。

但是你要知道,他们所谓的为自己负责,是从早上8:00一直干活,干到晚上8:00,那才是真正为自己负责,而不是你今天去不去你自己决定。

当然,马云要不要上班是他自己决定的,但我相信,他干的活远比我们都要多得多,他下的功夫远比我们都要多得多。

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来讲,我今天爱去不去,我自己决定。实际上是,他今天即使不去这边负责,他也会在那边负责。

但是我们往往给小孩子一个错误的引导,这是做教育者的一字之差。

观念上一点点的差异,就会失之毫厘,会差之千里,这个是要特别特别注意的。

07

教育的理想--真正的负责

我对小孩子的教育就有很多的理想,

第一个最希望调整的是小孩子的学习态度


所谓学习态度:是真的是为自己而负责。


不能够对所有的事情都用兴趣来讲,咬着牙你也得把自己该负责的事情做完。

以前我的小孩子也很会耍嘴皮,吃完饭不洗碗。

我说:“你赶快去洗碗” 。

他说:“爸爸你不要管我,我自己会负责”。

到下一餐,我说:“怎么你还没有洗, 你不是说你会为自己负责?”

他说:“对呀,我会为自己负责”。

我问:“碗洗了没? 还是没洗,你为自己负了什么责啊?”

他说:“你不用管,我会自己负责”。

他是负责什么——耍嘴皮。

你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就说为自己负责,这叫耍嘴皮的负责。

你自己把家里弄脏了,你说:“妈妈你不用管,我自己负责。”,结果老妈在收拾,这怎么叫做为自己负责?

今天你拿了父母的学费去学习这个“非学校形态的实验教育”,你说我要为自己负责,然后爱去不去,这怎么叫做为自己负责?

父母给你学费,国家安排了老师,给你那么好的场地设备,结果你爱去不去,这怎么叫做为自己负责?

这些字眼完全是误导学生。

什么叫做为自己负责?

把你的责任做好,

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

不会推给别人,

不让别人来为你服务,

而是你自己服务自己,

这个叫做为自己负责——

把事情做好,才是叫做为自己负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