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绝交,约不出来就是答案。


01

“约不出来”的朋友,说明对方大概是已经远离你了,成年的绝交是没有答案的,也不需要说再见。

大学时我有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毕业后两年也一直桐城工作,偶尔休假的时间都会凑到一起,经常约个饭、逛个街、散个步看场电影之类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分享欲慢慢减退,也很少相约一起出去玩,大概是在她结婚生子后,我们的一些观念开始产生了变化。

彼此的笑点不再同步,以前一起追的偶像、节目,她开始不再关注,我们的聊天内容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她关心孩子的日常种种,我在意工作的晋升,甚至我们相互吐槽的点都不同了,聊不到一起,也慢慢开始不再聚会。

后来我渐渐懂了,朋友就像是公交车上的同路人,到站了有的人就会下车,没有谁会陪着我们一直坐到终点站。

成年人的疏远,没有争吵,没有恩怨,只是我在看海,你在看山,而我们都失去了翻山越岭的性质。

前段时间有位前同事建了一个小群,群里都是我们一群曾经共事过的老同事,他在群里张罗着,问大家有没有时间,组织个聚会。群里零人回复,刚开始他以为是大家没看见消息,后来又追问了一句:最近大家有空吗?我们组织一个聚会,吃吃饭什么的。

发完这条消息后,依然零人回复,接着有其他同事跳转到别的话题,他瞬间就懂了,约不出来其实就是一种答案,不合适的关系,就让它悄悄消失吧。

真正的成熟,是学会放下,而非执着维系,你不必拆穿虚伪者,不必唤回疏离者,一切自会在沉默中分出层次,人这一生,真正能陪你走远的不过几个人,你不需要频繁社交来证明存在,你需要的是,让自己越来越值钱、越发清醒。

一个人顶级的社交力,是筛选而不是迎合,你不再依赖关系带来的确认感,你开始相信:真正的安全感,只来自于内心的稳定和成长。

02

上周整理通讯录,我删掉了一个认识八年的朋友。

没有争吵,没有矛盾,最后一条聊天记录停留在三个月前:“有空聚聚啊”,对方回了个“好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起初我还挺执着,每周都会找个由头问一句:“周五下班去吃那家新开的火锅?”“周末要不要去看新上映的电影?”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最近加班太忙了”“家里有点事”“下次吧”。

次数多了,我忽然就懂了,成年人的世界里,“约不出来”从来都不是借口,而是最体面的答案。

还有我发小琳子,曾经我们无话不谈,连买卫生巾都要互相分享喜好。

后来她结婚生子,我们的联系渐渐少了。我试着约她出来喝杯咖啡,她总是说“要带孩子,走不开”。可我明明看到她闺蜜发的朋友圈,她前几天还单独和闺蜜去了美容院。

我不是不理解她的忙碌,只是明白,当一个人总是把你排在所有事情的最后,甚至连敷衍都懒得用心时,这份关系就已经走到了尽头。

成年人的绝交,从来都不是大张旗鼓的告别,而是悄无声息的疏远。不再主动发消息,不再执着于见面,把对方从“必联系名单”移到“陌生人列表”,过程平静得像从未认识过。

我们都过了需要强行维系关系的年纪,也终于明白,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在“约或不约”的纠结中内耗,更不会让你一次次失望。那些约了无数次都约不出来的人,其实早就用行动告诉了你答案:我们的故事,到此为止了。

不必追问,不必遗憾,更不必自责。人生就像一趟列车,有人上车,就有人下车。对于那些注定要渐行渐远的人,体面地放手,就是对彼此最好的成全。毕竟,真正的情谊,从来都不需要你踮着脚尖去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