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知天命之年,回顾过去的几十年,才发现我似乎没怎么吃过学习的苦,倒是成长的快乐一直实实在在地陪伴在身边。
作为一个教师子女,我是跟着妈妈在校园里长大的,因为住在学校,每天早上都是在琅琅的书声中醒来,玩耍的伙伴除了同龄的其他教师子女,还有很多妈妈的学生,他们课间总爱带着我一起做游戏,有的时候还把我带到教室去听课,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对学习充满了向往。
上学以后,凭借着对环境和老师的熟悉,我不仅学习上如鱼得水,而且很快成为了同学们的“小领袖”,这一份荣耀又给我增添了学习的动力,让我在同学们面前一直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直到小学毕业。印象中,五年的小学生活,我只是按部就班地依照老师的要求,上课用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从来没有参加什么补习,妈妈也没有额外补充布置什么作业,我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在班级领先的位置。
初中以后,学习的科目增加了,我还是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既没有挑灯夜战,也没有寒窗苦读,甚至连早起背单词和睡前多练题这样的经历都没有过,虽然有过偶尔的波动,但是我依然保持着全年级前列的成绩,这让我感觉到学习非常轻松,并以这样的状态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当时很难进入的师范学校。
进入师范学校以后,我们几乎就可以看到三年以后的工作岗位了,于是,学习更没有负担了,只要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老师们对我们平时的学习要求就不像初中那么严格,完全靠个人的自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文化成绩便不那么重视,而是更在意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就这样,学习轻松,活动有趣,我们在学习与活动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所以可以说,在求学阶段,我几乎没有吃过学习的苦,在我看来,学习就是轻松快乐的。
但是实际上,工作以后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所获得的成长才是更快乐的。
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过去的教科书上没有的,学生也是各不相同的,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是用不上了,你必须重新开始学习,我只得自己寻求突破,于是,找到学校的老教师,反复听他们的课,向他们请教,结合他们的教诲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一遍遍地尝试,一次次地改进,当我的课上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当我的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围在我的身边,我知道,我的学习有收获了。
但是慢慢的,我已经不满足于我的前辈们给我的指导,因为他们只是凭借着经验在工作,既不愿改变也不想改变,他们更愿意安于现状,我只得自己寻求其他成长的路径,我想到了阅读,但那时候,我们那个小镇没有书店,没有图书馆,要买书得去几十公里外的县城或者市区,可是要出去一趟又谈何容易!何况也没有谁告诉你该读哪些书!不过我终于凭借自己有限的了解买到了几本书。
工作之余,我开始阅读,从书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身边的其他老师依旧生活在家长里短与麻将字牌中,乐此不疲。当我慢慢地在学校里崭露头脚,代表学校参加县里举行的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的时候,我知道,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就这样,我步履蹒跚地在不断摸索中体验学习成长的快乐,直到来到深圳。
来到深圳,这里丰富的培训资源、学校精彩的各类活动以及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给我打开了一扇学习之门,我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精彩,我才知道原来学习成长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它是可以通过同伴的力量、导师的力量、学校的力量甚至上级主管部门的力量实现快速的认知进阶与能力提升的,我像找到了一口涌泉一般,如饥似渴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我想把过去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每次参加培训,我总是特别认真地听课,特别认真地记笔记,哪怕有一些听不懂,我也积极地思考,反复地琢磨,慢慢地消化,渐渐地越来越有信心。虽然历经几次工作的变动,但是参与学习的劲头始终不减。
只要坚持学习,终究会有人看见你的成长。除了学生、家长和同事们的认可,我还收获了来自学校领导的“看见”,他们把我当作骨干教师培养,多次送我走出深圳,赴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参与学习,我开阔了眼界,见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些见识也增长了我的才干,让我的工作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我开始走上管理岗位,发挥自己的辐射作用,带动老师们一起成长。
2005年的一天,在北师大的校园里,我“遇见了”张文质老师,在肖川老师的一本书的序里,从此开启了与生命化教育的缘分,但这时的我还只是隐隐感受到生命化教育对自我心灵的触动与冲击,离觉知尚远。我独自在自己的认知里摸索,孤立无援,步履蹒跚,踽踽前行。即使是这样,我依旧坚持踊跃地参加各类培训,把学习到的各种理念、方法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带动年轻教师共同学习成长,看到他们的变化,我也感受到了一种由衷的满足。
2017年是一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年份,我终于见到了张文质老师,并跟随他近距离了解了他的教育思想,我像一个小迷妹一般,尽一切可能参加张老师举办的任何活动:写作研修班、读书会、诵读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育行走、家校共读活动……我克服各种困难,只为离张老师更近一些;我读张老师出的每一本书,也把张老师原来出的书一本本买来,一本本阅读,有的还反复阅读,记下一本本读书笔记,只为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张老师的教育主张,并把它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我听张老师的“文质说”,并将它们转化为文字一遍遍回味,我听张老师的家庭教育课程,并用它们指导朋友、家长的家庭教育;我在张老师的引领下写作,虽然没有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学会了从教育的角度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学会了从小事物里发现教育的意蕴,学会了立下目标,朝着目标一直努力,我还感受到了发现的快乐与坚持的力量。
这几年,我就这样读着,写着,听着课,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了新的成长,但是我体验到了实实在在的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