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听到一串挺溜的电视剧台词:“现在的年轻人都太不单纯了,哪像我们以前:绿色真的只是一种颜色;呵呵真的代表快乐;滴滴只是一种声音;丁丁也只是一个卡通人物......”
回味了下,方觉得这话说的是事实,而其中对于“呵呵”一词,我有很深刻地体悟。
记得有了手机开始,先是偶尔和友人发短信,后来有了QQ聊天,到现在的微信联系(当然其中还有邮件,但我用邮件多用于工作,极少用于聊天),我的发信话语中,“呵呵”二字就成了我的标配,聊天必有。
诚然,我只是把它当作普通的、表示笑的语气词,其实,还有很多代表笑和快乐的语气词,例如哈哈、嘻嘻、嘿嘿等,但我总觉得没有呵呵好,代表的笑不像哈哈那么夸张透傻气;没有嘻嘻那么笑得那么含蓄还带有一丝奸笑之意;也没有嘿嘿,笑得总感觉是小人得志似的。
根据个人感觉,呵呵是最符合我发感慨的笑意词,没有其他深意,是我对朋友、亲人表达善意的一个简单的语气词,如此而已。
就因为它的简单、自我感觉的适合,让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易懂的词会随着网络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解释。而我在冥冥之中有没有得罪人,这一切我还蒙在鼓里,完全不得而知。
直到上家公司的一位同事兼好姐妹突然发微信跟我说:“姐,你知道你聊天时常用的‘呵呵’一词是带有贬义、嘲讽的意思吗?”我当时就惊讶了,我回复不敢置信,觉得她在说笑,但按照她所说的,我百度了一下,顿时觉得脑中有些小炸锅。
不过,幸好与我相识很久的朋友、亲人都习惯了我频繁用呵呵一词,甚至好朋友们也都潜移默化地随我用起了这个词,大家平时交流没有一个对它产生疑问或不满(不熟悉的、刚认识、少聊的人就不知道有没想法了)。这里面包括告知我的那名同事,因为她也习惯和我聊时加上这个呵呵二字。
她告诉我因为和她的一朋友聊天的时候,被朋友提点了下,也是才知其众多“深意”。而她深知我为人,明白我用它并无深意,只是我惯用,便赶紧告诉我它的众多“含义”。
我很感激她,也急忙将查到的它的意思转给好朋友、亲人们,自此之后,我的语气词仅用“哈哈”代替(特意查过了,除了高兴外没其他深度含义),“呵呵”也就此在我的词库里消失。日常的憨厚、善良、好人和乐观的形象算是保持住了,我对自己呵呵了两声。
所以,提到“呵呵”二字,我很容易便联想到当时发生的小插曲,不禁感慨多多。首先是自以为自己在语言用词上还是比较强的,也算是过于自信就踢到铁板了。其次,是因为太轻视它的力量了,一个语气词而已,会引发出那么多的含义,甚至在2013年被网友评论为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没有之一,它的魔力可见一斑。
而自古以来,它的初始含义也就两种:一是笑声的拟声词,二是形容说话声音含混不清,通常人开心时也会发。
它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聊天工具的普及而逐渐成为聊天旺词,接连“意味深长”的含义和运用也随之而来,渐渐地,它还成为了一种贬义词。(感兴趣的,文章后附查到的9种网络解释)
由此可见,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词,随不同时代的发展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很多流行的网络用语也随一波波年轻人的“发明创造”️而失去了原有的含义。
这也预示着,人要不断地进步,学习和了解时代的产物,不是说好的坏的都要学会,只是一定要去了解,不要盲目的一味相信自己的认知,特别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定要慎用。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影响沟通交流想要达到的效果,甚至伤害到别人的心,那就得不偿失了。
附:查到的“呵呵”的9种网络理解含义如下:
1)表达自己的笑容,却给人以莫测高深的感觉。有时会让人不明白是喜、是悲、是怒、还是乐,而让人近乎崩溃。它有时也表示没有话可说,或者对对方的话表示不置可否的时候使用,代表自己在应和。
2)这种笑声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嘲弄感,具有表达出对对方不屑、笑而不语的态度。
3)意义如今已多种多样,有时仅仅表示同意,甚至可以是没有意义。如今更多的是带有冷笑、嘲讽的味道,亦或是炫耀。是互联网一个比较万能的词汇。
4)这一词语已成为网络、短信、邮件、贺卡等媒介中常用的词语。
5)在网络聊天时,有些人对对方表示不满或者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用它来应急。有“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之说。
6)有“女神的呵呵”这样一说。女神用呵呵表达自己对屌丝的不屑或不理会的态度。
7)表示一种无奈,对非己方的所说、所做,明明知道他是骗你或隐瞒你的,你想摊牌的无奈。
8)一些人说出“呵呵”的时候,往往可能心中在谩骂着对方。
9)表示说话人的愚蠢,缺少知识来回应对方,只以“呵呵”来回复。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