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有言: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得失荣辱,都藏于其中。
说话有分寸,行事有耐性,做人讲原则,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行稳致远。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管住嘴、耐下性、守住心。
1.逢人管住嘴
《小窗幽记》有言:
“一言可以纳福,一语也能招祸。”
口乃祸福之门,语出不慎,很容易招惹祸端,最终自讨苦吃。
《易经》中说: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运气好的人,都懂得管住嘴巴,而平庸之人,则往往多嘴多舌。
曾有人枚举世间所有“不言”:
谣言谎言,不如不言;他人是非,不如不言;虚伪之言,不如不言;人云亦云,不如不言。
生活中多的是“不该说的话”,越是话多,越容易陷入困境,止步不前。
倒不如适时沉默,谨言慎行,才能让自己避祸就福,平安顺遂。
2.遇事耐住性
晚清翁同龢曾写过一副对联: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遇事的心态,决定处世的格局。
心浮气躁者,一事无成;沉着冷静者,百福自集。
真正厉害的人,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最终才能稳得住局。
真正的高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狂风骤雨之际,他们平静以对,身陷囹圄之际,他们亦不慌张。
正如有句古话所说,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戒骄戒躁,谋定后动的人,必将厚积薄发,指日成功。
鬼谷子有言:
“立志乃成事之基,沉稳乃做事之本。”
耐不住性子,沉不下心气的人,很容易进退失据,招惹灾祸。
倘若平心静气,潜心修炼,生活自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你想要的一切。
3.处世守住心
守心不移,忠于自我,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王阳明曾言: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为外物所动,总能恪守初心,做好自己。
正所谓“守心,是成就人生的金钥匙。”
任凭世事纷繁,境遇顺逆,只要坚持原则,终能修得福报,苦尽甘来。
4.
《菜根谭》中,有句非常经典的话: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在人生中体悟,在成长中磨炼,才能洞见真谛,得到幸福。
逢人管住嘴:咽下多余的话,才能躲掉无谓的祸。
遇事耐住性:忍住一时的气,才能稳住眼前的局。
处世守住心:握好心中的尺,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点个小赞,惟愿余生,你我能多一份从容与通透,将所行化坦途,多喜乐,长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