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高考季,我们仿佛坐着时光机,随着媒体的报道回到青葱岁月。作为能够引起最多中国人共鸣的考试,无数人在这一天缅怀曾经的奋斗、遗憾、暗恋……
而我,作为一个异类,发出微弱的挣扎声音:对不起,我一点也不怀念高中。
你上学的时候,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他们不旷课、不打架、不早恋、不顶撞老师,但是,成绩也并不好。
我就是这样一位,班级里的小透明。
最美的18岁?不存在的。
那时候我傻呆呆的齐刘海长的挡住眼睛;以补充营养为名义爱吃肉和零食,体重快120斤;不爱学习但还坚持恪守不早恋的原则(后悔的眼泪可以填满太平洋)。
倔强、热血的少年时代?不存在的。
虽然我内心极度叛逆,看什么都不顺眼,但是怂包如我,只敢跟爸妈吵架。在学校恨不得温顺乖巧的像只猫。
奋斗、拼搏的高中岁月?不存在的。
我高中最喜欢的事情是睡觉,最常见的情景,是在内心里演绎悲春伤秋的言情剧——“越长大,越孤单”……“人终将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这些消极的苦情句子在我脑中单曲循环。
总之,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没有个人特色的学渣,没有好闺蜜的独角戏爱好者。
我无法清晰地分析自己当时的心态,只记得丧而消极。那时候,我在重点中学,但始终觉得那是不属于我的母校。身边有许多成绩好、才艺棒、家境优渥、会玩儿……的同学。那么我,大概就是他们的反义词吧。
确凿无疑的是,这放大了我心中的所有自卑元素。既然努力也未必如别人耀眼,那奋斗还有什么意思呢?间歇性的迷茫和困惑过后,我的高中就在混沌和无感中度过。
不会做梦担心考卷没有写名字,对分班考试也不紧张,很少因为名次太低而哭泣。因为对自己的心理预期本身就很低很低——我就是个差劲的学生,考得不好是实属正常。
妈妈很着急,她经常问我“如果你以后要卖煎饼果子为生,我是不是要4点就起来和面?”或者设想“你以后要做个小生意,比如卖包,我是不是5点就得起来帮你看店?”对于这种很遥远的设想,我觉得莫名其妙,继续在有着漂亮环境的好高中里混沌着。
妈妈越来越着急,她试图用激将法让我努力。开始问我“你们班同学是不是都特别看不起你啊?”我至今记得当时的懵逼和震惊,努力的回想了一回儿,说“同学们对我挺友好的。”她摇头“你成绩这么差,他们肯定都不喜欢你。”
无论我说自己在学校里遇到什么问题,妈妈一定用相似的词语组织成句子“那是因为你成绩不好\你如果成绩好就不会这样了”……很不幸,十几岁的我,无法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只是觉得,叛逆期的我,离父母越来越远。
高中吵架的经典开场就是“我辛辛苦苦把你带到省会,让你从最好的小学、初中开始读起,你还不如回老家……”我感觉垂头丧气,在学校没有任何成就感,在家还要无休止的和曾经的同学比较。
那些学生确实很优秀,属于谈恋爱、玩人人网,如果最后录取的是非top10的985,就得痛哭一场的轻松型学霸。我在一次次比较中,自信心被零落成泥碾作尘,将无名的火对准曾经上过的“重点学校”。我把初中的同学录撕的只剩渣,把qq好友删的一个也没有。
考虑“上清华”还是“上北大”?NO NO NO,我害怕名校,根本就不敢定目标。我怕,别人提到好学校时眼睛里绽放的光彩,折射到我这里都是恐惧。为什么要上好学校?考上更好的,我更自卑了怎么办?
逝去的时光不再回,一转眼就上了大学。因为每学期都要小组合作拍视频,组里常常有男生。你可能难以想象,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世上还有这群容易相处、心思简单的异性群体;我看闲书、写日记这些“不务正业”的习惯,慢慢积累成“写作”能力,可以靠它兼职挣钱……
所以,虽然爸妈总是说“你上的是烂大学”、“学的是烂专业”,但我依然对学校和专业心存感激。也开始接纳,每个人的青春轨迹都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当沈佳宜,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初恋这件小事。
但不能因为现在的自己是60分,即使努力也达不到100分,就干脆不往80分前进。每次看到高考毕业季,大家情意满满的怀念青春,我内心就五味杂陈。
这句对不起,说给自己的青春听,因为无可怀恋,我对它的苍白感到抱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现在偶有焦虑和气馁的自己,那说明我在追求的路上又遇到障碍。而不是瑟缩在角落里,连目标都不敢定。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真好,我再也回不去十几岁懵懂的岁月,而是清醒而又痛苦的活在当下。
不管曾经结果如何,现在都要打起精神!
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木子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