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建立之后,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就懂得文治武功是相辅相成的, 除了在军事上拓展边关、 巩固西域边陲之外, 在制度创设上也具有汉族先民敢作敢为的豪迈气魄, 构想了一些立国的宏规, 而察举制度便是汉代统治者在人才选拔和官制建设方面开创了中国文明史的新纪元。
顾名思义, 所谓察举的“察” 是考察, “举” 是举荐, 察度是由地方官察访人才、 举荐给朝廷的制度, 察举的核心是推荐。 虽然察举制度后来也逐渐采用考试, 但这种考试是水平考试, 并非竞争性考试, 这也就是说考试仅仅是考核考生是否合格, 推荐仍然是选拔的前提。 建元元年(前 140) 正月, 汉武帝即位。 当年十月, 武帝便诏举贤良之士前后多达数百人,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当时担任博士的董仲舒。 武帝在阅览董仲舒的对策以后非常赏识他, 于是破例再出一道策问令其对答。 董仲舒在第三道对策中, 为儒学振臂高呼,“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正是这次呼吁, 让“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可, 由此发端, 中国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儒学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从此建立起来。
除董仲舒之外, 察举制度还选拔了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如《史记》 的作者司马迁, 以治《春秋》 闻名的公孙弘, 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的大才子司马相如, 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东方朔, 出使西域的张骞、 苏武, 打击匈奴的军事家卫青、 霍去病等。
然而, 察举制度依据的主要标准是读书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学才华, 而这两个方面都是很难用相对客观的、 可操作的指标来衡量的。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基本是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 而言行又不一定是其道德品德的真实反映。 道德品质可以成为做官、 谋取功名利禄的条件的时候, 言不由衷、矫言饰行的比例会明显上升。 历史上确实是有这样的人, 据《后汉书》 卷六十六《陈王列传》 记载, 陈蕃在担任乐安太守的时候, 有人向他举荐赵宣是个大孝子, 说他住在父母坟墓的墓道里, 为父母守墓长达二十余年, 远远超过了古代守孝三年的时间, 因此请求陈蕃向朝廷推荐他做官。 但是, 陈蕃通过调查发现, 赵宣在守墓期间居然生了五个孩子。 按古代的孝道, 守孝期间是不可过夫妻生活的, 赵宣明显是为了获得推荐而弄虚作假, 因此陈蕃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 2的罪名将其惩处。
其实, 到东汉末期, 弄虚作假并不止赵宣一个人, 赵宣之所以会受到惩罚,与他遇到陈蕃有直接关联的。 然而, 有的被推荐者, 通过弄虚作假还真正实现了自己被推荐做官的企图。 东汉有个许荆的人, 想让两个弟弟也成名, 在父母死了以后, 他将家产一分为三, 自己挑选其中“肥田广宅奴婢强者” 那一份, 也就是说, 自己把最好的东西全部霸占了, 而他的两个弟弟不但拿的少得可怜, 而且都是贫瘠的土地, 羸弱的奴仆, 但是他的这两个弟弟毫无怨言。 看到这种场景, 分家产的见证人都十分感动, 交口称赞这两位弟弟, 说他们懂得孝悌, 对兄长真的非常尊敬, 能够宽容哥哥的这种无理做法。 两个弟弟的声名大振, 他们因此被推荐做官了。
等两个弟弟在自己各自的岗位上站稳了脚跟之后, 许武又召集亲族和有名望的同乡, 他拉着两个弟弟的手, 痛哭流涕地说: “吾为兄不肖,盗声窃位, 二弟年长, 未预荣禄, 所以求得分财, 自取大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我这个当哥哥的真的不是人, 为了让你们两个人出名, 然后得到推荐做官, 我是故意多分了家产, 让自己身败名裂。 然后, 许武又当着大家的面说, 不过, 当年分家时我得到的那份家产, 经过苦心经营, 已经比以前增加了三倍多。 为了弥补以前的过错,我现在决定将这些家产全部给两个弟弟, 自己分文不留, 请大家做个见证人。 在场的人觉得许武不但知错 , 而且还能改正, 是真君子, 他的名声远扬。 真的就如许武所预想的, 这种好名声让他又被地方官推荐上去, 最终由朝廷任命做了官。
为消除察举选材缺乏客观标准的弊端, 考试在察举选材中日渐受到重视, 东汉末年, 征南将军王昶提出说: “欲用考试, 考试犹准绳也, 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 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
在王昶看来, 考试就像能够精确衡量物体长短曲直的尺度一样, 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考试作用的准确论述, 在中国考试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在思想领域对考试越来越重视, 而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以推荐为核心的察举制度也在发生变化, 其选才的标准已从以道德、 文学为主, 逐渐演变成以文化考试为主, 而且考试程序和相关的规定也日趋制度化、 严密化。 除此之外,到南北朝后期, 不经过各级官员的推荐而自由报考人数也在增加。 这些变化使得察举制度与后世的科举制度日渐接近。 只要打破士族政治造成的门第限制, 允许普通士人广泛自由报考, 那么便具备了后世科举的主要特征。 这也就是说, 科举制度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只是一个机遇问题了。
经历了西周的乡举里选、 春秋战国选贤与能、 汉代至魏晋南北朝的察举选才,中国选士制度已经走到了创世纪的前夜。 至隋代大业元年(605), 进士科正式设立, 严格意义上的科举正式创立。 举全国之力开创大运河的隋炀帝, 又开了一条中下层知识分子通往权力中枢的新路, 虽然在隋代这仅仅只是一条水流平缓的小溪, 也许隋炀帝自己从未想过, 后来却发展成为一条一望无际的仕进之大河。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创立科举重要性在隋代并未表现出来, 只是随着唐代以后科举在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上影响日益加深, 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 隋炀帝能够在传统取士之外创设足以开启新局面的科举制度, 无论如何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隋炀帝在中国科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能被忽视。
我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狭义科举的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 允许考生自由报考,读书人只要提交自己的身份证明材料, 一般都能报考, 而不需要有达官贵人的推荐, 这就将帝制的政权向中下层知识分子彻底敞开了, 只要他们能通过科举考试,就有可能在政权中获得职位, 就有可能参与到政权的管理之中去。 二是, 在科举时代, 考生能不能考上, 关键就是考试成绩的高低, 而不是靠推荐, 因此宋代的大诗人陆游说科举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程文” 就是指考试写的文章, 也就是答卷, 陆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考生能不能被录取, 关取决于考生在考场中的答卷水平, 不管身份、 地位、 出身等, 只要答卷水平高, 就有可能被录取。 反之,就会名落孙山。 这两点是狭义科举的主要特征, 也是科举与察举的最重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