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智慧的小灶课,相信大家一定是深有感触,收获满满,对不对?
海棠老师,她的认知的维度真的是不一般,非常值得大家反复的去听。对吗?
我们的课程,很多都是站着很高的维度去解答,第一次听,可能能够get到这个点,下次再听,又有一些新的感悟,值得反复的去听。
海棠老师提到了,主题是断舍离,我们要达到一种出入自如的一种大自在的状态。
断舍离,其实断的是执着,最需要断掉的是执着,特别是我执,
有一句话是:
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也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那冥想呢?就是做头脑的减法和灵性的加法,对吗?
我们不但要做物质的减法和精神的加法,还要做头脑的减法,灵性的加法。
冥想作为一个路径和工具,希望大家知道的是,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路径,也千万不要执着于冥想本身,这也不是我们的目的。
最后我们要把这个工具要放掉的。但是在刚开始我们在学走路的时候,可能我们需要这么一个扶手,这么登山的一个抓手。
当我们登上山顶,或者我们上了岸之后。我们要把这个抓手放掉,或者是我们要从船上下来,然后去上岸的。
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对怎样从有为法进入到无为法。
冥想作为一种高效的休息法,快速充电的一个方法,快充,就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样的效果。
24节气当中的小满。
中国古人是起名字都能传递出我们中国古人的生活哲学。
小满,就是满而不损,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充盈的盈,满而不溢。
在24节气当中大家知道小暑之后有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
但是,小满之后他却不再有大满了。
就好比是什么样一种状态呢,就是形容它就像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样的一种状态。
因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那满而不盈,就是留有空间,才有这种持续之机。
所以,真的是非常有哲理的一个节气
同时除了小满之外,今天同时也是国际茶日,所以今天分享的主题,
有三个部分:
第一,禅茶。
禅茶一味,大家有听过这句话吧?
其实禅宗,其实还是蛮注重禅茶,这是也是一个修行的法门。
第二,
教大家一些简单的练习方法,适合小满这个月,小满到芒种之间练习和养生的一些方法
第三,
跟大家介绍一下,身体扫描的一些注意的事项。
首先,
国际茶日,是从2019年的5月21日开始。
联合国,第十届会议当时宣布设立了,就是每年的5月21日为国际茶日。
今年的国际茶日又恰逢小满的节气。
结合冥想,禅茶一味是我们中国传统的禅宗。
国际茶日,那从19年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会用各种的一些活动来庆贺或者纪念茶文化。
整个文明时代不单单是在物质世界里,还承载着我们非常古老而厚重的传统文化。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茶圣。是谁?考考大家百科知识,对,陆羽!
在日本非常盛行的茶道,也是从我们的中国传播过去的。待会讲它的一个典故。
尤其是我们东方的禅文化的精神内涵,为我们整个人类,提供了很多就多种多样的一个生活体验。
因为现在随着这个文化传播,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茶文化。
今天我今天发了个朋友圈,就是是日小满,不早不晚,刚刚好!因为一切都是刚刚好!
大家有听过“”喫茶去“”这个典故吗?
为什么“喫茶去”呢?
这句话最早来源于哪儿呢?这是州禅师的一个公案。
我翻译成我们的白话,分分享给大家。
当时寺庙里来了两位僧人,那老和尚问第一个人,你来过这里吗?这个人说我来过。那老和尚就说喫茶去。
那老和尚后来问第二个人,你来过这里吗?
这个人说,我没来过。老和尚也对他说,喫茶去。
等他俩走了以后,寺庙的院主, 一位老和尚问:
为什么这两个人回答,一个来过这儿,一个没来过这儿,您都让他们喫茶去呢?这个时候老和尚说你也喫茶去。
首先我们要知道。喫茶,在那个年代喫的是绿茶。
唐朝的时候,那个年代只有绿茶,赵州禅师他是生于唐朝中晚期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么多的茶的种类,因为很多的茶的种类都是明清时期才陆续出现的。
那为什么要喫茶去呢?
就是那个时候是把茶叶捣碎之后,和水混在一起,然后被喫掉的。
不像现在我们是冲泡,这个有一点类似于什么呢?就是抹茶,大家知道日本茶道就是抹茶吗?
为什么要喫茶去。
这个典故让大家知道它背后的一个文化内涵是什么,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
这是有它的一个时代的一个一个原因。
我们说喫茶去这句话,可以说它是一个话头。
什么叫话头呢?
就是我们说需要有实修的功夫,你才能够领会它的意思,因为禅宗讲究的是禅机,它甚至不立文字,有的时候说出来的,写下来的,他它就已经错了。
它是让你去领悟它的,去问它的。
如果是大白话说的话,喫茶去,
就是喫,代表的是修行的方法。
类似于我们现代的语言,你要去勇于超越自我这种意思,
那茶呢,代表的是修行的道路。
意思说你要在生活中修行,不管是喝茶吃饭,走路等等。
那去呢,
代表的就是修行的一个目标,就是去除执着。
但是这么说是方便说法,这个说法其实是降维又降维的说法,太太通俗的说法。
为了让大家能够大概理解这个意思,
事实上,如果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说的话,它是讲究禅机的。
为什么禅宗口传心授,它是不用语言去说的,因为一说一说就错了。
所以大家不用一个深意,只要知道它。
其实赵州禅师要告诉大家,就是放弃那个执着,放弃那个分别。
有的时候,禅宗讲究的是顿悟。
顿悟法门,用这句话去打掉你的二元对立,看似是打叉的一句话,什么人来问什么都是喫茶去,就是打断我们头脑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思维模式。
那我们为什么在练习冥想过程当中要大家放下头脑。去到呼吸道去到感觉当中,也是这个道理。
有一句话。大家可能不知道,听了会有什么感受?
“用我们二元对立的头脑想要开悟,这是不可能的”
大家需要明白的一点,在禅宗很多法门它都是通过顿悟,灵光一现的一刹那!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这句话,禅是什么意思呢?
我想问大家对禅的理解是什么?
我们经常讲到,禅坐,禅修,因为我们冥想有一种方说法也叫禅坐,对不对?
这个确实不太好解释,给大家出了个难题。
禅,说的直白一些,就是觉醒的心!
这个是大白话,那也是万物的本质。
禅,是遍及一切的。
它不仅可以禅茶一味,也可以禅饭一味,禅行一味,包括,穿衣吃饭,搬柴运水,待人接物,工作学习,它都可以,以禅一味。
青青翠竹,郁郁黄花,这些赏心悦目的,这些所缘境中,有禅。
包括像蝼蚁,瓦砾当中也有禅。因为它是在在处处只有只有缘起的显现不同,它只是显现出不同的现象,不同的状态。它本质上它是相同的。如果哪一天呢,你真的拥有禅的智慧,你就可以在一切的事物中去体会这种禅意。
刚才说到顿悟,因为历代的很多的禅师,他们悟道的因缘,很多公案当中都是这样,有的因为瓦片机主哐当的一声,就顿悟了本心。
有句诗叫
一击忘所知,
更不假羞耻。
就这么顿时,就顿悟了,
有的因为看到桃花而开悟了。
有一句很美的禅师:
凌云昔日勿桃花,
十里春风数数斜。
总之,心可以通过各种因缘去打开。
但是,注意的是这个关键,
前提是:训练有素!
我们心灵的尘垢很薄,才能够把握住电光石火的瞬间。
但是我们现代人,说实话就是灵性,这块远远比不上古人,就是心灵的尘垢,特别厚,然后习惯的去用大脑的二元对立的这种思维去评断。
所以,它是需要需要一定的这个训练的,需要一定功夫的,那为什么我们从有为法去入手,也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我们我们要如何拨开迷雾呢?
清理,清除这个尘垢呢?
清除心灵的尘垢,也就是在一切时一切处绵绵密密地去用功,这就是我昨天提到的念念相续。
我们练习,现在经常就是在一个点点的状态,可能在某个点,我感觉到头脑放空,身心很清明的状态,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要从点到线到面,最后到全息,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状态。
每个人的根器是不同的。
我们叫上根器,根器比较利的,他可能也会达到顿悟的状态。
禅茶一味,
就是让我们在喝茶的时候,在喝茶的当下体悟禅。
喝茶,它有两个指向,同样是喝茶,同样是做一件事,一个是指物,让我们指向凡夫心,
什么叫凡夫心呢?
就是我们世俗的,这样的充满二元对立的一种心。
其二,就是回归到本心,我们原本具足的这个本心的状态,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你的真我,你的真心还要被开启。
但平常,大部分时间,我们喝茶都是端起杯子,然后看看,这个器皿好不好,精不精,那喝下茶汤以后就尝到茶的滋味,香不香,纯不纯。
那仅仅只是这样喝茶品得再精妙再深入,也只是在三维世界打转,在世间法,这个和借助喝茶去。悟禅悟道是完全不同的。
那禅茶一味的提法呢,这句话大家经常会在很多的一些禅意空间,一些茶空间会看到,对不对?
禅茶一味,那它出自哪儿呢?
出自宋代的禅师,叫元悟克勤。
元悟禅师,他当时手书的一副字:禅茶一味。
当时在宋代由前来求学的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后来呢,传到了谁的手中呢?
是大家童年都非常熟悉的一位,日本的和尚,一休禅师,一休和尚,后来传到了一休和尚的手中,后来一休禅师呢,又赠予了他的弟子叫春田朱光。
春田朱光后来将禅宗的思想就是敬畏,就是清凉,寂静,平和。
敬畏,清凉和寂静,这离不开空鹤无相的这个智慧,这个就涉及到空性了,有点深就不展开了对。
平和,就是有人与物,还包括物与物,人和人的关系,都要和谐无碍。这样的状态,是通常说的天人合一,这样的状态在喝茶的时候要消除一种二元对立,空掉对外在的一些现象,对外向的一切执着。
本来无一物,这才是究竟的和。
第二个是对天地万物,存一份敬畏之心,在观一花一世界,皆一叶一如来这样的一个状态。
每个人的根器是不同的。
我们叫上根器,根器比较利的,他可能也会达到顿悟的状态。
禅茶一味,
让我们在喝茶的时候,在喝茶的当下体悟禅。
喝茶,它有两个指向,同样是喝茶,同样是做一件事,一个是指物,让我们指向凡夫心,
什么叫凡夫心呢?
就是我们世俗的,这样的充满二元对立的一种心。
其二呢,就是回归到本心,我们原本具足的这个本心的状态,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你的真我,你的真心还要被开启。
但平常,大部分时间,我们喝茶都是端起杯子,然后看看,这个器皿好不好,精不精,那喝下茶汤以后就尝到茶的滋味,香不香,纯不纯。
那仅仅只是这样喝茶品得再精妙再深入,也只是在三维世界打转,在世间法,这个和借助喝茶去。悟禅悟道是完全不同的。
那禅茶一味的提法呢,这句话大家经常会在很多的一些禅意空间,一些茶空间会看到,对不对?
禅茶一味,那它出自哪儿呢?
出自宋代的禅师,叫元悟克勤。
元悟禅师,他当时手书的一副字:禅茶一味。
那它出自哪儿呢?出自宋代。
禅师叫圆悟克勤。他当时手书的一副字:禅茶一味。
当时在宋代由前来求学的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后来呢,传到了谁的手中呢?
是大家童年都非常熟悉的一位,日本的和尚,一休禅师,后来传到了一休和尚的手中,后来一休禅师呢,又赠予了他的弟子叫春田朱光。
那春田朱光,后来将禅宗的思想又引入了茶道,创立了草庵茶。
春天朱光,就被誉为日本茶道的鼻祖!
对大家知道一下他的背景,我们在茶的过程当中,有几点,就是叫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从右到左。
那什么是和、敬、清、寂呢?
这个也是禅宗的一个思想内涵,要达到内外一如这样的境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身心合一,心脑合一这样的一个状态。
也就是平和,
和就是平和,
敬就是敬畏
清就是清凉
寂就是寂静
平和,敬畏,清凉和寂静,这离不开空和无相的这个智慧,这个就涉及到空性了,有点深就不展开了。
那和,就是人与物,还包括物与物。人和人的关系,都要和谐、无碍,这样的状态,也就是说的。通常说的天人合一。
这样的状态在喝茶的时候要消除一种二元对立,空掉对对外在的一些现象,对外向的一切执着。
就是本来无一物,这才是究竟的和。
第二个是:敬,
对天地万物存一份敬畏之心,在观一花一世界,见一叶一如来这样的一个状态。
在茶道过程当中就会有相应的仪式感。
那清呢?
就是简单的说是清洁,也可以说是朴素。
大家一定要在在洗杯子,包括每个动作,都感觉在净化我们的心灵,内心要如明镜一般的清澈,就是
物来以观,
物去勿留,
没有妄念和杂念,就像我们说的一面镜子,大圆镜智。
第四是寂,因为禅宗,修行他讲就是狂心顿歇,就是我们狂乱的那个心就像一头疯掉的大象一样,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其实平常是很难控制自己的念头和我们的心的,对吗?
包括我们的情绪,要狂心顿歇,它安静下来了。
我们通常说禅宗三法印的涅盘寂静,就是寂静的寂的终极成就,
在环境上,就要朴素安静,并且,以少胜多。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断舍离。
海棠老师的断舍离,以少胜多,朴素安静。
那茶室我们在布置这个空间的时候,不需要太大。
日本的草庵茶发源地朱光庵,不过就是四铁版的榻榻米,这么狭小的空间,成色也极其的简单,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我们收摄六根,保持专注。向内找而不是向外去求。
平常大家如果是对喝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布置一个很自然的禅意空间。
就能够身处在这个空间中,能够让人感觉放松的。
常常我们也会和一群茶友到大自然的山水当中,跟阳光、微风,树石同在。
更容易放松下来,只是安静的和茶在一起,和自己在一起,从放下到放松,最后到放空这样的一个状态。
茶道的精神本来就源于禅宗,冥想是比较现代的一个这个词语,我们叫禅坐。
如果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那茶道精神本来就源于禅宗。那回到这个原点来看,我们就会更直接的去领会茶道的精神,禅茶的精神。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种清凉的禅林的气息,好像看到禅师们在山中结庐而居,对座饮茶,那种超然自在。
当我们静心喝茶的时候,茶就是我们的锚点,是我们安心的朔源,就像我们练习呼吸冥想的时候,呼吸就是我们的锚点。
除了我们领会茶的精神和境界,包括生活美学之外,还要更重要的是学会专注,泡一杯茶,专注地喝一杯茶。因为禅茶是帮助我们收慑身心,不是为了泡茶而泡茶的。
我们要通过喝茶,把向外追逐的心的拉回身处的空间,拉回我们当下所处的茶席,拉回手中的茶,拉回内心这样的一个过程。
什么叫一期一会?
也是有它的一个禅意,跟我们冥想有关系,为什么啊?就像我们说每一个瞬间,每一个当下,它都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这句是最早日本茶道提出的概念,但是是受我们传统的佛教的无常观的影响,无常就是我们刹那,刹那之间他都是在, 无常变化的。
提醒茶人,应该以珍惜当下的心态,来举办茶会。
特别是在过去交通没有那么便利,通讯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对有些人来说,来参加这一次的茶会可能就是此生唯一的机会,那很珍惜,非常珍惜。
那也有人觉得可能自己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没那么特别了,对吧?
事实上无论你参加一次还是很多次,每次都是不同的,都是不可重复的。
就像西方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水流一直在变动,
逝者如斯,
不舍昼夜。
从咱们自身来说,今天的你已经也不是昨天的你了,甚至这一秒的你也不是上一秒的你。
我们要在刹那的生灭变化中,去体会我们的人生。
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文学大家叫丰子恺,他有一篇散文叫《渐》!
讲述了生命的这种很无常的变化。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好像很多可以长久的拥有一些东西,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千秋万代的活下去,对吧?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这样一个状态,总是在想东想西,想过去,想未来,偏偏把唯一可以把握的现在我们给白白耗费了,是吗?
为什么要一期一会,用带着这样的一个新,把任何一次都当做此生唯一的一次。
用这样的心来参与学习,来参与我们每一次的一个活动,一分一秒跟自己相处,对,从泡茶到喝茶,都带着一份虔诚和敬畏,还有殷重心安住当下。
不安住这段生命就被虚度了,对吗?
再也没有机会弥补了。
配合小满和我们今天的茶日,结合我们的冥想跟大家做个分享,冥想的心态就是说我们要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做,比怎么做更重要
接下来呢,跟大家分享一下适合小满练习的一个功法,对小满的这个节气,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养好身体呢,它可以减少我们在。就是即将到来的这个长夏当中的很多的不适和身体的问题,因为小满,它是属于火运的能量器,五行相生相克来说,火克金,那金是属肺的,对应的是我们的肺脏,包括大肠和皮毛等等。
今天在最后的那首音乐也是,对应是我们的肺,渲肺的。那么接下来呢大家看看这张图,这个叫小满四月中坐功图,

那这个练习。就是适合在就是小满到芒种,就下一个节气芒种之间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非常的简单。
但是效果,非常的显著,那他每天练习的时间就是每天的寅时到卯时,也就是早晨的三点喝到七点之间,这个这个时段,那么这个作用它可以提升我们的阳气。
所以为什么要早上做,大家晚上就只是掌握一下他的方法,但是就不要做了,做的话待会儿大家晚上会精力充沛,对会睡不着觉的,因为它的效果特别的显著,那大家看看图。
首先我们可以来一只手,大家可以跟着先比划一下,但是不要就不要用力去做。
首先抬起自己的右手上举屯天,掌心朝左,对指头朝左,另一只手放在,如果是你盘坐的话,手放在压在自己的小腿跟膝盖之间,就膝盖下面一点的位置。
接着换手换右手在下按住小腿,左手在上,往上托举,指尖朝右。跟刚才相反的方向。
左右交换那动作是相同的,每一次做就是每一组做15次。
就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过了这个时段有其他的功法。
每次左右各做15各做15次,适合我们早上刚刚起床或者冥想之后来做。
做完之后呢,叩齿,
大家知道叩齿是什么?
就是你上下的牙齿,去轻轻的互相去敲击,大家会发现开始舌顶上腭之后,津液分泌会比以往要旺盛一些,咽津,吞咽我们的津液,吐纳,练练呼吸法。
记住时间,在是四月中,到五月中之间。
告诉大家一个很实用的一个方法,就是我们的揉我们的后溪穴。
特别是在这个节气。
有什么作用呢?
因为现在好多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叫颈椎病,对吧?
好像大人小孩老人都颈椎病了,在以往是四五十岁以后人的一个专利,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小学生都发现有这样的现象,那什么原因呢?
很简单,就是伏案太久。
先找一找自己的后溪穴在哪?
来看着图。

轻轻的轻轻的握拳,在你的横纹,在我们的小指关节最下面的一个关节对有个横纹,对应出来关节下面。关节下面大家按照图找,有一个后虚线。轻轻的握拳,然后的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横纹。
两只手的这个位置对称的。
它有什么重要性,它有什么作用呢?
为什么很多人现在颈椎病这么严重,而且很多小学生早早的就近视眼,背也驼了,包括很多成年人背也驼了,眼也花了,脾气也变坏了,甚至未老先衰,对不对?
那这是什么因素呢?
就是没有足够的阳气!
那这成因是什么?
就是我们现在固定一个姿势,比如说伏案太久了,或者是低头看手机、看电脑太久了。
所以颈椎病就提前光临了。那很多人就认为这个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虽然脑力劳动也是很消耗我们能量的。
但是不仅仅是因为长时间的近距离眼睛看书看电脑,特别是我们很多的做做到。
宝妈的,包括做家长的大家都知道,对孩子来说,其实未必是因为长时间看书离书本太近,或者离电脑屏幕太近。
事实上是在我们伏案的时候,我们上身是前倾的,颈椎处于紧张的状态,他压制了我们的那个督脉,督脉是在后我们背后的,任脉是在前面的。
督脉,它掌管的是一身的阳气。
这个姿势呢,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所以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弯了,人的精神也没了,那并不是完全因为脑力劳动所消耗的,而是被我们错误的姿势所消耗的。
同时眼睛也要靠阳气来温煦它,来滋养它。仅仅只是眼睛疲劳,不太可能导致近视眼,真正导致近视的原因是严禁在缺少阳气的温煦的情况下过度疲劳。
有两张图,一张小朋友,一张是成年人,这个方法很简单,找到我们的后溪穴,
比如说我们伏案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轻轻的握拳,两个后溪穴靠在我们的桌沿上,会感觉酸酸胀胀的,位置就对了。
因为所有的穴位被按压的时候,会酸胀,这样的感觉就对了。
这个穴位是奇经八脉的交汇穴,通的是督脉,作用是泄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益眼睛,正脊柱,这有这样的作用。
在临床上,不管是针灸,还是各种疗法,它都会用到的,特别是对眼睛和颈椎。

在桌沿上的用碗关节轻轻的带动双手来回的滚动,去揉它,就可以达到刺激的效果,非常的简单。
可以每一天都做,最好是你在伏案工作一个小时的时候做一做,三到五分钟。
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够了,特别是有些小朋友早早就戴上眼镜了,这个就可以预防,特别好,不单是预防近视,对身体的整个气机的运行都有帮助。特别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那么重,也可以帮助他们
身体扫描注意事项:
在身体扫描过程当中,有的时候会被很多身体有强度的反应、感受,把注意力拉走了,那没有关系。
我们就试着把呼吸带入那里。感觉就把呼吸注入那个部位。随着呼气,把那种不适感紧张感,包括一些疼痛毒素,我们可以观想,然后随着呼气就向外释放了。
再循序渐进的去扫描身体。身体扫描可以作为一个进化的过程。
通过身体扫描怎样达到了一个很神奇的效果。是吗?
很多的神奇之处,可以慢慢的去体会,但是记住不要执着。任何都不要执着。
在整个身体扫描过程当中尽量的保持觉知,尽量不睡着,如果是刚开始几天睡着,是你的身体确实累了,需要休息。对但是我们在正式练习的时候,尽量保持觉知,警觉和放松之间,这样的一个平衡状态。

练习身体扫描,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此刻跟你的身体在一起,当下是圆满的。
记住,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清晰的看到,观察到每一种感受,每一个念头。但是不做评判,一切一切让它如其所是。然后感受到将它放下,不被它拉走,我们尽量不在这个过程当中迷失自己,这个是培养正面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