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 高则诚(1305~1359)年 元末明初剧作家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了科试中举,无论门第出身,即都可为官。这就为寒士出身的人,提供了一条发迹的捷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种情况下的真实的写照。当然这一些初入仕途的人,需要找到自己的靠山,权门豪贵们也需要拉拢新进以扩充自己的势力,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最佳手段。以至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攀附高枝成了驸马,抛弃糟糠之妻成了陈世美的故事,举不胜举,多如牛毛。这也与当时的社会和百姓所提倡的报恩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也导致了一幕幕家庭和道德的悲剧。该剧就是根据民间上的传说,所改编而成的一部悲剧。民间传说中蔡伯喈,有如今天舞台上的陈世美,是一个因富贵而抛弃妻子的负心人,最后被雷所劈死。也许是剧作者的善良,同情剧中的人物,在他的笔下蔡伯喈却成了一个值得人们去同情的一个人物。
我们也都知道,在宋末元初,科举考试一度中断了七十多年。终元之世,科举考试也时兴时辍,这使得许有学之士之人失去了进身之阶的机会,社会地位的急剧下降,以至也出现了“九儒十丐”的说法,反映在舞台和作品中,谴责士人的负心婚变的悲剧作品,渐渐地失去了现实的针对性,地位下降的士人,反而成了同情的对象。所以,在元代的戏曲作品中的士人,很少被作为鞭达的对象。到了元代的后期,人们对地位得不到改善的士人愈加怜惜,正面歌颂他们的作品,也渐渐地成了舞台上和作品中的主流。我想,剧作者的《琵琶记》,以悲剧形式的同情和宽恕的态度,正面刻画了蔡伯喈的形象,正是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态和民众的需求。
我为什么会不厌其烦地去赘述这一些说明,不是同情那一些薄情行为的,知书达理的,地位优渥的,有着道德传承的,肩负社会责任的,地位行为悬殊的人呢?而是借这琵琶记,这似乎是一个美妙的大团圆,但这个大团圆的悲剧,是深沉的,是凄婉的,也是感人的用意也在于此。
河南陈留郡有一户姓蔡的人家,老夫妇年事已高,膝下有一个独子名叫蔡伯喈。年轻书生的他新进娶了同郡的赵五娘为妻,一家四口居于深巷,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蔡伯喈一心想为父母孝道,无心功名,惹得父亲的不高兴。他与妻子新婚不久的二个月,朝中颁布黄榜,广纳贤良,蔡的父亲逼迫他的儿子上京赴考求官。
蔡伯喈告别年迈的父母,新婚的妻子,只身来到了京城,谁料他一举中了状元,皇帝不但为他封了官,还下旨要他与牛丞相的女儿成婚。蔡伯喈再三向皇上和牛丞相推辞,说明自己已娶妻室,而且家中还有八旬的双亲需待侍奉,因而提出辞官,辞婚,结果被皇上的“孝道虽大,终于事君”所驳回。牛丞相更是积极奉旨要招他为女婿。在此无奈的情况下,蔡伯喈怀着暗伤之心来到了牛府。但心中还是日夜思念的父母和妻子。
蔡伯喈在京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家乡却连年遭受旱荒,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辛,蔡家全靠新婚的儿媳赵五娘一人来承担,她任劳任怨,典卖衣衫,换得一点谷米来供养着公婆。而自己却忍辱含辛,吃糠充饥,在邻居张广才的接济下,全力赡养公婆。公婆终因生活困苦,年事已高而相续去世。赵五娘罗裙包土,卖发为公婆料理了后事,背着公婆的画像,手抱琵琶,一路弹奏,行乞进京,来寻找她的夫婿。
蔡伯喈进入牛府后,心中也一直思念着赵五娘和年迈的父母。贤惠大度的牛小姐,也体谅他的心情,准备把五娘和蔡公蔡婆接来合住。这时赵五娘也正好寻到牛府,向牛小姐讲述家中的不幸,牛小姐深明大义,让蔡伯喈和赵五娘团聚了。赵五娘与牛小姐以姐妹相称,三人一同返回家乡陈留郡,共同为蔡公婆守孝三年。三年之后,孝期已满,牛丞相携圣旨来到陈留郡,宣读皇上旌表蔡伯喈,赵五娘和牛小姐之举。众人谢恩,回到院宇,共设华筵,四方欢聚,以此来结束全剧。
我以为,赵五娘是剧中最值得去同情的贤孝妇女的形象。她仪容俊雅,德性幽闲,美丽端庄,且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女人。她吃苦耐劳,孝敬温顺,克已待人,逆来顺受,自我牺牲,从一而终的妻子。
我也以为,蔡伯喈是剧中也是一个值得去怜悯的瑕不掩瑜的人。他被迫招赘牛府,生活在温柔之乡。但他还时时想念着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糟糠之妻。他是一个有着善心的儿子,是一个有着良心的丈夫。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在父母眼里是一个有才学的人,在妻子眼里是一个儒弱的人。
当然,剧中还有一个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张广才,他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义”的化身。灾荒年间,他将他得到的救济粮分一半给了赵五娘,帮助她的一家度过荒年,蔡公婆死后,他又赠送棺材,救人于危难之中。他有恩于人还不图报答,那颗同情苦难之心,救人危难之心,助人为乐之心,无私之心,千百年来在民间不断地得到了传颂,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善良的人物。
琵琶行的戏剧结束了,但是在我的心中还是五味杂陈中走不出来,毕竟这是圆满的结束,而不是圆满的结果。真希望每一个人都本能地打碎自己身上的枷锁,不再出现类似的赵五娘身上所出现的那样的悲剧式的现象。我喜欢高则诚所写的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