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就是,好vs坏,值得vs不值得,道德vs不道德,高尚vs卑劣,甚至美vs丑。价值就是“你究竟为什么而活。”

在美vs丑之前加上“甚至”两个字,是因为美是不是主观的,还说不清,还有很多东西要厘清,也就是“是不是有东西,天然就是美的?”

但前面的那些组合,全是主观判断,所谓主观判断就一定有个主角,是谁在看,谁在想。因为主角的变化,会导致好变成坏。

比如童工。这貌似是剥削,天经地义的。但是在美国历史上就发生过真实情况。在大萧条时期,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百业萧条,大家饥不裹腹,十来岁的孩子根本没可能上学,吃都吃不饱。

他们干啥呢?去电影院打扫卫生,卖卖爆米花,挣的钱很少,比成年人少很多,但是因为这工作无需力量,也没啥技巧,跑得还快,所以电影院更愿意用小孩儿。

小孩儿开心吗,当然!他们本来也要到处跑,现在每天还能带回钱给妈妈买牛奶,真是成就感满满。

这样,电影院,小孩儿,顾客三方都受益的事,在新版劳动法生效后就不能继续了。议员们认为这剥削了孩子,他们应该去上学!

他们应该去上学?这就是美国版的“何不食肉糜?”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愿意看,就一定能看见。很多不同的时代,好和坏,高尚和卑劣的标准都截瘫相反。


现在进入正题:价值判断可以理解成:“应该”如何,不是“原本”如何,在哲学中“应该”叫做“应然”,“原本”被叫做“实然”,地心引力就是实然,苹果成熟后落地就是实然,车辆靠右行驶是应然,在很多地区,车辆靠左行驶。

既然可变,人应该按什么原则生活呢?在哥白尼之前,西方人按照圣经生活,因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中国呢?我们按照四书五经,圣人之言,当然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就按照那个生活。

今天呢?你按照什么价值标准生活?是某个大V么?是某个联播么?是某个滑稽的声音么?是父母么?

答案,因人而异,其实都可以,你是自己的主人,哪怕你想住在猪圈里,都是被允许的。

但是,猪圈里有苍蝇,还臭,这就无法更改了,这是实然,你要接受。。就像你想要安全感,所以买个大房子,小的还不喜欢,于是贷了款。

还款就是你的“实然”,责怪资本家,或者某个组织,或者哭,就没意思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