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一件事的一系列知识与技能叫做能力,而能力由三部分构成:知识,技能和才干。知识包括某个领域相关的事实类知识,概念类知识和程序类知识,这些具体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记忆和学习获得;技能是指能够熟练操作和完成一系列动作,通过训练而来;当我们能够将知识,技能内化到无意识地使用时,便形成了某种可以称之为才干的能力。
专业知识,大多是“隔行如隔山”,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尤其是事实类知识,概念类知识和程序类知识往往也是可以进行迁移的)。但技能则是可以在不同职业领域进行迁移,而才干更是可以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延伸。能力可以组合,就可以分拆。分拆出来的技能,才干可以迁移到新的领域继续修炼。所以,当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我们并不需要一切重新开始。找到可以迁移的技能无疑大幅度提升了我们的职场适应性。
而我们能够通过“能力萃取”来找到自己可迁移的技能。所谓的“能力萃取”,是指从自己过去成功的事件中,提取出来能力精华,然后应用到另外一个领域的能力。能力萃取共有三个步骤:首先,要讲述一件自己做得很不错的事情——可以来自于工作经历,也可以是做到极致的爱好,甚至可以从生活琐碎中挖掘;其次,为自己在其中展现出的能力,起个能使他人理解并且印象深刻的名字;最后,告诉或者暗示大家,这一能力对于你所要进入的新领域有什么价值。善于“能力萃取”的人往往善于“讲故事”,宣传自己。但是能力萃取并非“忽悠”或者虚张声势。它的前提是你的生命历程中确实有精华可供提炼——“做得认真,玩得努力,生活得全力以赴”,才有迁移的资本。
但是,迁移并不是一本万利的,它也可能存在风险。在心理学中,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的概念。比如,当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会下意识地使用母语的语序和逻辑去组织句子,从而产生语法错误,便是一种“负迁移”。通常,当两个技能输入一致,且输出一致时,就很容易正迁移。当输入一致,而输出不同或相反时,就会形成负迁移。为了有效形成正迁移并巧妙地利用负迁移实现成长,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扎实的技能作为基础。切忌“贪多嚼不烂”,避免同时学习太多技能,造成技能之间的相互干扰。其次,在面临新问题新目标的时候,切记盲目行动。要冷静下来,在思考清楚事情的目标和结果后,再反推出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它们的迁移和落地方式。
最后,古典老师提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职场与未来当中,最好的能力模型是“乐高式”能力结构。乐高的本质是通过对基础模块,以不同的排列组合的方式实现多样化与创新,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与“技能迁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谓的“超级个体”,便是能够在不同场景,角色,任务中,通过技能迁移和重新组合,不断突破自己,克服难关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