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序言(泛读)
序言,在写书的时候叫前言,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序言,在演讲的时候叫“开场白”。
文章的序言必须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序言需要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这种讲故事的形式对于组织读者已知的信息非常有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构思出较短文章的结构。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背景、冲突、疑问、答案
为什么要使用讲故事的结构写序言?因为很多时候,文章的内容并不一定会马上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往往在阅读几分钟以后,读者还没有看到能被吸引住的内容,就会放弃阅读。所以我们在序言的时候,就快速提出背景、冲突和疑问,快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序言要做到的,就是设下悬念,带着读者进入作者设定的特定空间与时间中。
世界上最好的故事,就是受众已经知道的故事。迫切想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是人类的潜意识反应。所以,从一个受众已知的故事角度出发,带入新的故事,比起直接讲述一个新的故事,更能快速引起注意力和兴趣。
这段话隐藏的含义,就是从受众已知或者已经认可的信息角度出发带入全新的信息,受众容易激发读者兴趣。
具体应该怎么做?
什么时候引入背景?背景必须与所选的主题相关,且是读者普遍认同的内容。
什么是冲突?可以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且能够促使读者提出疑问。
不同序言写作顺序表达呈现效果的区别已经试用场景: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汇报)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提案、演讲)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提案、演讲)
关键句的要点:
可以让受众在30秒内就明白你的全部思路
关键句可以引起受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
关键句应当是完整地思想,完整地句子。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2、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 背景、冲突、答案;
3、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序言的常见的4种模式:
1、发出指示式(针对 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
简单来说就是SCQ模式:
S背景:我们打算做某事
C冲突:需要你们做某事
Q疑问:我们如何做某事
2、请求支持式(针对 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
S背景:我们遇到一个问题
C冲突: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xxx支持
Q疑问:我应该批准吗
3、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
S背景:我们必须做某事
C冲突:但是还未做好xxx准备
Q疑问:如何做好准备
4、比较选择式(针对 我们应该做什么)
S背景:我们希望做某事
C冲突:我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案
Q疑问: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总结:
序言的4要素:
S背景
C冲突
Q疑问
A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