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龙他们和赵山河风柔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亲人相见,自然喜出望外,赵雨龙开门见山,说出了来意。山河风柔急着赶紧整治酒菜,让庄园里的长工短工们,除了必须做的,都先把手头的活停下来,一面打发儿子去把小花的公公周朝向也请来。
大妮二妮的父母跟赵山河一家平时没什么来往,不能贸然行事,但有小花在,吃了饭就领着强子福兴以给大妮家修理门窗为名,登门去干活了。
知道赵雨龙他们来了,大妮娘和大妮爹商量了一下,主动去赵山河的庄园与赵雨龙他们见了面,男人们还好说,无非是坐下来闲聊天喝酒,大妮娘因为与槿花石灵儿见过面,几个人相谈甚欢,再次见面,已经以姐妹相称了。
头一天大伙儿尽欢而散,第二天赵雨龙他们正式登门拜访,带着礼物,依旧是以朋友的名义。而大妮爹娘自然要尽地主之谊,这样一来二去,几家人便熟络起来。大人们有了情谊,孩子们就别说了,早就打成了一片。霍通看见大妮家院子的角落里堆放着许多上好的松木,就随便问了问准备用作干什么。
大妮爹说是下面一个老乡送的,还不知道拿来做什么呢。
“既然如此,孩子们总是赶着驴车来往,虽然不到二十里路,也挺辛苦的,就让福兴做一个带着棚子的车架子吧,不用太大,里面能坐两个人,后面还能带点东西就行。反正来也来了,这几天也没有别的事。”
“那感情好,早就想给孩子们弄一架这样的车了。”大妮爹非常高兴地说。
说干就干,福兴和强子把大妮家的门窗修理好,立刻开始选木料,破木板,大妮二妮跑前跑后,端茶倒水,一帮年轻人在院子里又是干活又是说笑的,热火朝天地忙乱起来。
大妮爹是个本份人,知道赵雨龙他们的底细了,又看到赵雨龙能够放下身段登门拜访,再看着孩子们满头大汗地忙着,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就想着拿特殊的办法来感谢赵雨龙,也顺便犒劳犒劳强子和福兴这帮孩子。
他一大清早就出门了,跑到在河叉子里扑鱼的周朝向他们那几家,指名要几条大的黄河鲶鱼。
原来,黄河鱼里,就数鲶鱼好吃,但轻易难以捕捉,而且捕捉鲶鱼还有一定的风险。周朝向他家就不捉鲶鱼,只是捕捞一些鲤鱼鲫鱼河虾什么的。但这几家人里,有一家年纪小一点的,却是专门捕捞黄河鲶鱼,虽然有风险,但收益大。恰好,这家人刚刚捉了四条大鲶鱼,其中有一条,光是鲶鱼头,就跟小菜盆一样大小。
大妮爹怕人多鱼不够吃,又买了几条黄河大鲤鱼,把鱼穿了,用一根胳膊粗的红柳枝挑着,满心欢喜地回家了。到了家,赶紧让二妮去请人,前两天跟他们一起饮酒交谈的,一个不落,全都请过来。又让大妮强子福兴他们先把木匠活停下来,赶紧收拾鱼,让大妮娘跑出去借回来一口大铁锅,就在院子里开炖。
赶上了好时候,又不缺钱,猪肉羊肉,鸡鸭鹅,现实的蔬菜水果,自家酿造的美酒,几乎可以用极尽奢华来形容这场盛宴。喝到兴头,赵雨龙借着酒意,与黄河岸边庄园的新朋友们说起了推心置腹的话。“今天真是太开心了,认识了这么多实实在在的朋友,吃到了这么丰盛的美味,这趟来对了,感谢张老弟和弟妹的招待。”
“赵大哥说哪里话,见外了不是,朋友嘛,都是应该的,都是应该的。”大妮爹客气地说着。
“这两个孩子还是姑表兄弟呢,他们是正儿八经地在卡布其镇出生的,想当年……”赵雨龙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们当年叱诧风云的故事,说来说去,都是以围绕着邢三儿一家的事,目的不言而喻。他从跟邢三儿认识开始,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必须说的,尤其是说到现在,顺便带着批评埋怨的语气,说了霍通几句。
这些年,霍通虽然跟妹妹红樱各自安家立业,但来往明显少了,也幸亏福兴长大了,又跟强子天天厮混在一起,如果不是这次为了自己儿子的终身大事,恐怕还是不会出头的。反倒是李少安因为跟赵雨龙做了邻居,跟邢三儿来往的多一些。霍通也有苦衷,他不是不想跟妹妹妹夫一家走得近一些,还是因为那些年在精心照顾老岳父莫老爹,老岳父去世后的这几年,巧丽又病了,都是年轻时不注意留下的病根。
说着说着,大妮爹娘就明白了赵雨龙的意思。大妮爹为人老实,不会表达,就一直盯着媳妇看。大妮娘一看就是精明强干之人,立刻接过话茬,把邢志强和霍福兴这两个年轻人结结实实地夸了一通。言外之意,就是不反对孩子们来往,瓜熟蒂落,看孩子们的缘分。
在黄河岸边住了六七天,有三天在大妮家做客,当赵雨龙他们满意地准备打道回府时,福兴和强子的车架子主体已经完工,剩下的就是雕花和油漆了,慢工出细活,他们跟着赵雨龙赵大爷先回卡布其,过几天再来慢慢修饰车架子。这是石灵儿出得主意,一下子都干完了,就没有理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