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

作者 / 朱光潜

美的本质问题不是孤⽴的。它不但牵涉到美学领域以内的⼀切问题,⽽且也要牵涉到每个时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以及⼀般⽂化思想,特别是哲学思想,这⼀切到最后都要牵涉到社会基础。

美学流派甚多,对美的本质的看法也⾔⼈⼈殊。但是在⼀团乱丝中还是可以理出⼀些线索来。把次要的看法抛开,单挑出主要的看法有五种:(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2)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3)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4)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活。这五种看法的出现⼤致顺着时代的次序,在发展中当然有些交叉或互相影响。现在分述如下:

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

美在物体形式的看法在西⽅是⼀个出现最早的看法,也是在很长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看法,⼀般所举的理由是:美只关形象,⽽形象是由感官(特别是⽿⽬)直接感受的,所以只有可凭感官感受的物体及其运动才说得上美。就艺术来说,古希腊⼈⼀般把美只局限于造型艺术,很少有⼈就诗和⼀般⽂学来谈美,因为⽤语⽂来描绘形象是间接的,不是能凭感官直接感受的,⽽是须通过理智的。由于这个缘故,古代⼈就想到美只在物体形式上,具体地说,只在整体与各部分的⽐例配合上,如平衡,对称,变化,整齐之类。古希腊⼈说“和谐”多于说“美”。和谐的概念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发展出来的。他们从⾃然科学观点去研究⾳乐,发见⾳乐在质的⽅⾯的差异是由声⾳在量(长短⾼低轻重)⽅⾯的⽐例的差异来决定的。如果只有⼀个单纯的声⾳在量上前后⽆变化,就不能有和谐;要有和谐,就须在量的差异上见出适当的⽐例。他们从此得到结论:“⾳乐是对⽴因素的和谐的统⼀,把杂多导致统⼀,把不协调导致协调。”这句话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的⽂献,也是希腊美学思想的最早的⽂献。它也就是后来⽂艺理论家所常提到的“寓变化于整齐”或“在杂多中见整⼀”的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还应⽤这个原则去研究建筑和雕刻等艺术,想借此寻出物体的最美的形式,“黄⾦分割”就是由他们发见的。

亚理斯多德基本上接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看法。他的《诗学》主要是分析希腊史诗和悲剧,很少⽤“美”字来形容这些类型的⽂学作品,他要求于⽂学的⾸先是真;不过他谈到和谐感和节奏感是⼈爱好⽂艺的原因之⼀,并且把⽂艺作品须是有机整体的原则提到最⾼的地位。他在《诗学》第七章⾥明确地提到美:

⼀个有⽣命的东西或是任何由各部分组成的整体,如果要显得美,就不仅要在各部分的安排上见出秩序,⽽且还要有⼀定的体积⼤⼩,因为美就在于体积⼤⼩和秩序。

体积⼤⼩合适,才可以作为由部分组成的整体来看,“秩序”就是部分与整体以及各部分彼此之间⽐例关系的和谐。从此可见,亚理斯多德也还是就物体形式来谈美的。到了罗马时代,西赛罗对他的美的定义作了⼀点补充:

物体各部分的⼀种妥当的安排,配合到⼀种悦⽬的颜⾊上去,就叫做美。

这个定义⼴泛流⾏于古代和中世纪,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都接受了它。到了⽂艺复兴时代,⽶琪尔·安杰罗,达·芬奇以及杜勒等艺术⼤师都穷毕⽣精⼒去探求所谓最美的形式。当时论⽐例的专著特别流⾏。⼗⼋世纪英国画家霍加兹所著的《美的分析》也完全是对物体形式的分析,他认为最美的线形是婉蜒形的曲线,因为它最符合“寓变化于整齐”的原则。同时代的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博克在《论崇⾼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的论美部分也还没有把“美”这个概念应⽤到⽂学上,另辟⼀专章来论⽂学。他指出美的主要特征在于细⼩和柔弱,还是从形式上着眼。

在启蒙运动时代,德国出现了两部影响很⼤的书:⽂克尔曼的《古代造型艺术史》和莱⾟的《拉奥孔》,⽂克尔曼认为希腊造型艺术所表现的最⾼的美的理想是“⾼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单纯到像“没有味道的清⽔”,静穆到没有表情。这种最⾼的美的理想主要体现在形体的轮廓和线条上,所以他也⾟苦钻研希腊艺术作品的线条,所得到的结论是:

⼀个物体的形式是由线条决定的,这些线条经常改变它们的中⼼,因此决不形成⼀个圆形的部分,在性质上总是椭圆形的。在这个椭圆的性质上,它们颇类似希腊花瓶的轮廓。

这就是说,美由曲线形成,但各部分曲线不宜围绕同⼀圆⼼,也不形成完整的弧线⽽是“椭圆的”曲线。这还是“寓变化于整齐”的原则。⽂克尔曼已认识到艺术美有理想或内容的⼀⽅⾯(如静穆,单纯,⾼贵,伟⼤),⽐较单讲求形式的似稍前进⼀步,但是他所要求的毕竟是抽象的理想表现于抽象的线条或形式,⽽且他反对表情,所以形式仍然是⾸要的。莱⾟在确定诗画界限时,本来要驳斥⽂克尔曼的希腊艺术不表情的看法,⽽实际上仍和⽂克尔曼站在同⼀个形式主义的⽴场上。《拉奥孔》的结论是:只有绘画描绘各部分在空间⾥同时并存的物体的静态,才宜于表现美,诗则叙述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不宜于描绘物体形状,所以也就不宜于表现美;如果诗要勉强写物体美,只有化静为动,化美为媚(动态美)或是只写美的效果⽽不写美本⾝。⾜见莱⾟还是以为美在物体形式。

创作于约公元前⼀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

德国古典美学的最⼤代表之⼀是康德。他的美学观点中也有⼀⽅⾯是继承这种形式主义的。他在《判断⼒批判》⾥所分析的美也只是由感官直接感觉到的美,也就是物体及其运动的形式美。他在美的分析部分根本没有接触到⽂学,甚⾄很少接触到艺术。从对物体的感官接受的直接性出发,他作出美不涉及利害计较,欲望和⽬的,也不涉及概念或抽象思考的结论。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内容意义,⼀涉及内容意义,美就不是“纯粹的”⽽是“依存的”。他的《美的分析》可以说是形式主义美学的⼀套最完整的理论。他是后来德国“形式美学”派的开⼭祖,也是近代资产阶级中各⾊各样的形式主义(例如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等等)的最后理论根据。近代“实验美学”也是从这种形式主义观点出发的。

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是怎样产⽣和发展的呢?在古代,这是⼀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们最初在物体上看到美,只凭感官⽽不假思索,便以为美是物体的⼀种属性。这本是很⾃然的。希腊⼈在艺术上的最⾼成就主要在雕刻,⽽雕刻⼀般很少表现动态,在各种艺术中表情的或叙述的因素降到最低限度。希腊⼈从艺术欣赏和创作中于是形成⼀种看法,以为美只在“造型”上,⽽“造型”⼜主要靠线条的⽐例和形体轮廓的安排。所以希腊⼈所爱好的美主要是所谓“造型美”,也就是形式美。⽽这种形式最好是庄严静穆的,这⾥就有阶级根源,因为希腊奴⾪主认为精神上最⾼的享受是像⽇神阿波罗那样,凭⾼俯视世界,⽆动于衷地静观世间⼀切事物的形象。这种理想正是⽂克尔曼所说的“⾼贵的单纯,静穆的伟⼤”。

美在物体形式的看法发源于希腊,与古典主义艺术理想有⾎⾁的因缘,原因⼤致就在于此。这种看法之所以得到长远的流传,其原因⼤概有三种,⼀则希腊传统的习惯势⼒在西⽅⽂化各部门都很顽强,希腊⼈的⽂艺成就⼀直为后来⼈所景仰;⼆则美本来有形式这⼀⽅⾯的因素,⽽且形式因素是最易为⼈所直接感受到的;三则西⽅思想⽅法从希腊以后长久处于形⽽上学的桎梏中,辩证思想发展得很慢。应该指出,同是形式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却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例如古代希腊⼈所理解的形式是与造型艺术和静穆理想密切联系的;中世纪新柏拉图派所理解的形式是与基督教神学中上帝赋形式于物质的概念密切联系的;⾄于近代形式主义的猖獗,则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活各⽅⾯的分崩离析以及思想内容的贫乏和空虚。

2.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即完善

“美即完善”说与“美在物体形式”说是既有关联⽽⼜有区别的:关联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半同时持“美在物体形式”说,区别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还要替形式美找出⼀种名为“理性”的⽽其实是神学的基础。这⼀说的创始⼈是新柏拉图派。他

区别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还要替形式美找出⼀种名为“理性”的⽽其实是神学的基础。这⼀说的创始⼈是新柏拉图派。他们把柏拉图的理式说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认为每类事物各有⼀个“原型”,⽽这个原型是上帝在创造世间事物时所悬的⼀种“⽬的”。上帝创造每⼀类事物,都分配给它在全体宇宙中它所特有的⼀种功能,为着尽这种功能,它就需要⼀种相应的形体结构。例如动物在功能上不同于植物,⽽在动物之中⽜⼜不同于马,因⽽在形体结构上各有不同的模样。⼀件事物如果符合它那类事物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完整⽆缺,那就算达到它的“内在⽬的”,就叫做“完善”(新柏拉图派有时把它叫做“适宜”),也就叫做美。所以“美即完善”说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和⽬的论。⼗七⼋世纪西⽅理性主义哲学家们⼤半在新柏拉图派的⽬的论的基础上发展这种美即完善说。他们的领袖是来布尼兹。他把世界⽐作⼀座钟,其中每⼀部机器或零件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形式,安排得妥贴,具有⼀种“预定的和谐”,所以是美的。作这种安排的当然是上帝。他的门徒伍尔夫和鲍姆嘉通相继发挥了他的这种美学观点。鲍姆嘉通在《美学》第⼀章⾥就说,“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本⾝就是美”。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即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与“理性认识的完善”是对⽴的。⼀条科学定理也是完善的,但是这种完善要通过理智思考才能认识到,⾄于美的事物所显出的那种完善却只须通过感官就可直接认识到。

理性派所说的“完善”实际上是指同类事物的常态。例如⼈既是⼈,就有⼈这类事物所共有的常态,五官端正,四肢周全,这就是完善,也就是美;完善的反⾯是残缺不全或畸形,也就是丑。这⼀说主要仍从物体形式着眼,强调美的感性与直接性,所以理性派⼤半采取“寓变化于整齐”那条形式原则。但是它和“美在物体形式”说毕竟有所不同,认为美的形象虽是感性的,还是有它的理性基础。美的事物符合它按本质所规定的内在⽬的,在这⼀点上就有内容意义了,所以⽐单纯的形式主义似乎进了⼀步。

《雅典学院》是意⼤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0~1511年创作的⼀幅油画。该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表彰⼈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但是理性派所理解的理性不是我们⼀般⼈所理解的理性,⽽是“天意安排”的合理性,所以它是先天的,先验的。⼈⽣来仿佛就有⼀些与经验⽆关的“理性观念”,如康德的“先验范畴”以及“德⾏”,“完善”,美丑善恶之类观念。根据这些先验的理性观念,⼈才可能有理性认识。判别美丑善恶的能⼒也是先天的。例如英国新柏拉图派美学家夏夫兹博⾥就把这种能⼒叫做“内在感官”或“内在眼睛”,认为“从⾏动,精神和性情中见出美和丑”(即善恶——引者)和“从形状,声⾳和颜⾊中见出美和丑”在本质上是⼀致的,都是由内在感官掌管的。这样,他就把美与善以及丑与恶密切联系起来,认为它们都有“社会情感的基础”,他认识到美的形式后⾯有内容意义,美不只是⼀种⾃然属性,⽽且具有社会性,这是他的思想中的进步⽅⾯。不过他对美的社会性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他的主要论点还在于美符合天意安排的⽬的,⽬的论是与社会观点不相容的。

这种根据⽬的论的美在完善说在西⽅也有长久的历史。就连在科学上有很⼤成就的歌德也还相信这⼀说。在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1827年4⽉18⽇)⾥他说,“我并不认为⾃然的⼀切表现都是美的。……但是使⾃然能完全显现出来的条件却不尽是好的”。他举橡树为例,如果⼟壤过于肥沃,长得太茂盛,经不起风吹⾬打,橡树就显不出它所特有的那

条件却不尽是好的”。他举橡树为例,如果⼟壤过于肥沃,长得太茂盛,经不起风吹⾬打,橡树就显不出它所特有的那种坚实刚劲的美。爱克曼接着说,“事物达到了⾃然发展的顶峰,就显得美。”歌德补充了⼀句说,“要达到这种性格的完全发展,还需要⼀种事物的各部分肢体构造都符合它的⾃然定性,也就是说,符合它的⽬的。”这段话是“美在完善”说的最简明的说明。⾃然发展到顶峰,就是完善;这种完善见于各部分的安排,达到⼀件东西按照本质应该达到的⽬的。不过歌德是从⾃然科学观点⽽不是从理性派的⽬的论来看这问题的,他所理解的⽬的是⾃然发展所⾛的⽅向。他总是把美和“健全”或“完满”看作同义词。所以他赋予传统的唯⼼主义的“美即完善”说以⼀种新的倾向唯物主义的内容。

在美学上⽬的论还表现为“内外相应”说。毕达哥拉斯派和新柏拉图派都认为“⼩宇宙”(⼈)与“⼤宇宙”相对应,⼈⼼⾥本来有内在的和谐或美,碰到外在世界的和谐或美,“同声相应”,所以才爱好它,才产⽣美感。这种内外相应当然还是上帝的巧妙安排。康德在很⼤的程度上还保留许多理性主义派的糟粕。他排除了“美即完善”那种⽬的论,所以他说美不涉及⽬的;但是他接受了“内外相应”那种⽬的论,所以他⼜说美虽不涉尽⽬的⽽却见出⽬的性,美的事物形式恰好让⼈的认识功能(想象⼒和理解⼒)能⾃由地和谐地活动,所以才能产⽣美感。这⾥还是隐约见出“天意安排”,所以说美⽆⽬的⽽有⽬的性。

从以上两节可以看出:“美在物体形式”说在古希腊时代本是建⽴在朴素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且反映希腊造型艺术的理想;到了后来,在新柏拉图派和理性派的⼿⾥,这⼀说就和根据⽬的论的“美即完善”说和“内外相应”说结合在⼀起,因⽽就带有神秘主义和唯⼼主义的性质了。

3.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

英国经验主义⽆论在哲学⽅⾯还是在美学⽅⾯,在西⽅思想发展史中都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近代⾃然科学的上升和经院派思辨哲学的下降。这种转变不但表现在批判理性派的先验的理性与理性观念,从⽽确定⼀切知识来⾃感官经验这个基本出发点上,⽽且也表现在把哲学和美学的对象从客观世界的性质与形式的分析,转到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这个基本⽅向上。它⼀⽅⾯导致主观唯⼼主义(例如巴克来和休谟),另⼀⽅⾯也导致机械唯物主义(例如傅克)。

英国经验派批判了美在⽐例平衡对称,美在完善和适宜那些根据⽬的论的形式主义的看法,因为这些看法都以先天理性为根据,⽽不是从感性经验出发。他们既然肯定感性经验是⼀切认识的最后根据,所以把美的研究重点从对象形式的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理学和⼼理学的分析。他们⼀⽅⾯建⽴了“观念联想”律作为创造想象的根据,另⼀⽅⾯⼜着重地研究⼈的各种情欲和本能以及快感和痛感,想从此找到美感的⽣理和⼼理的基础。这是经验派美学的总的⽅向。就美的本质这个专题来说,经验派美学家的意见也不完全⼀致,这⾥姑以休谟和博克为代表。休谟⾸先驳斥了美是对象的⼀种属性的看法,指出⼏何学家幽克⽴特曾说明了圆的每⼀属性,始终没有提到圆的美,“美只是圆形在⼈⼼上所产⽣的效果。这⼈⼼的特殊构造使它可以感受这种情感(美感——引者)。如果你要在这圆上去找美,……你就是⽩费⽓⼒。”他明确地把美感和快感等同起来,把美和美感等同起来:

美是(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这样⼀种秩序和结构.由于⼈性的本来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灵感到快乐和满⾜。这就是美的特征。美与丑(丑天然地产⽣不安的⼼情)的区别就在于此。所以快感与痛感不只是美与丑所必有的随从,⽽且也是美与丑的真正的本质。

与痛感不只是美与丑所必有的随从,⽽且也是美与丑的真正的本质。

美既然等于美感,⽽美感是⼀种主观⽅⾯的⼼理作⽤,美就当然只是主观的了。所以休谟说,“美不是事物本⾝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每⼀个⼈⼼⾥见出⼀种不同的美。”不过休谟并不否认美与“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秩序和结构”有关,只是肯定对象的形式因素要适应⼈⼼的特殊构造,才能产⽣美感。这实际上还是“内外相应”说的⼀种变相,不过休谟反对理性派的有神论和⽬的论。

休谟进⼀步分析美感,认为美感基本上是⼀种同情感。例如⼈对物体平衡对称的喜爱就是同情感的表现。⽯柱要上细下粗,雕像要使⼈物保持平衡,才能引起美感,因为这样才能引起安全感。这⾥的美感只是对对象的安全表⽰同情。这就说明了过去⼈所常谈的形式美实际上毕竟有内容意义。休谟的同情说对近代美学思想发⽣过很⼤的影响(例如对⽴普斯的移情说),它有⼒地打击了形式主义。

博克是从经验主义⾛到机械唯物主义的。他主要从⽣理学观点出发来探讨美与崇⾼的根源。他认为⼈类有两种基本“情欲”或本能,⼀是⾃我保存的本能,⼀是种族保存的本能。⾃我保存受到威胁就引起恐惧,恐惧就是崇⾼感的主要内容。种族保存的本能表现于对异性的爱,爱就是美感的主要内容。现在只说美,博克对美下了这样的定义:

我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欲的某⼀性质。我把这个定义只局限于事物的纯然感性的性质。

不过他同时指出,对美的爱和对异性爱毕竟有所不同,对异性的爱是⼀种欲念,是“迫使我们占有某些对象的那种⼼理⼒量”,对美的爱却不涉及欲念,只是“在观照任何⼀个事物时⼼⾥所感觉到的那种喜悦”。像休谟⼀样,博克也把美感和快感等同起来,⽽且也强调同情在审美中所起的作⽤。同情是⼀种“社会⽣活的情欲”,其中包括爱。不过他只把“社会⽣活”理解为社交⽣活,这只是⼀种本能的群居要求。艺术的作⽤在摹仿,⽽摹仿也只是⼀种变相的同情。摹仿的结果总抵不上被摹仿的蓝本,例如悲剧不管对悲惨事件摹仿得多么好,它所引起的同情远不如杀⼈的场⾯。因此,博克的结论很类似后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

悲剧愈接近真实,离虚构的观念愈远,它的⼒量也就愈⼤。但是不管它的⼒量如何⼤,它也决⽐不上它所表现的事物本⾝。

这个看法的优点在把美与真联系起来,缺点在于混淆艺术的真实与⽣活的真实。

博克不同于休谟,他⼀⽅⾯肯定美就是爱,另⼀⽅⾯⼜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他找到美的主要客观属性是“⼩”以及与⼩相关的⼀些性质,例如柔滑,娇弱之类。这些客观属性之所以美,因为它们最能引起同情或爱。这种纯粹⽣物学的观点忽视美与社会⽣活以及与历史发展的联系,显然仍是⽚⾯的,机械的,简单化的。

4.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

在⼗七⼋世纪的西⽅哲学中,英国经验主义与⼤陆理性主义形成两个鲜明的对⽴阵营,因⽽美学上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以及主观与客观这⼀系列的对⽴⾯的⽭盾也就⽇益尖锐化。坚持某⼀⽚⾯⽽反对另⼀⽚⾯的⽴场也就⽇渐显得站不住。因此,寻求达到这些对⽴⾯的辩证的统⼀就成为近代美学的主要课题,⽽在这⽅⾯⼯作做得最多的要推⼗⼋九世纪的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的真正的开⼭祖是康德。他⾸先认识到鲍姆嘉通的理性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博克的经验主义的美学观点的尖锐对⽴以及每⼀派的⽚⾯性,并且努⼒寻求达到统⼀的路径。他是由沃尔夫和鲍姆嘉通这⼀派教养出来的,在很⼤程度上还受到理性主义影响的束缚,但是同时⼜觉得休谟和博克的美学观点也不⽆可取之处。他从这两派都抛弃了⼀些,也都吸收了⼀些。他所抛弃的是鲍姆嘉通的“美即完善”说和博克的美感即快感说;他所吸收的是理性派的理性,先验范畴和“内外相应”的⽬的论和⼀部分形式主义的观点,以及经验派的美的⽣理和⼼理的基础,感觉的直接性以及美与崇⾼的对⽴。结果他所做到的只是拼合⽽不是统⼀。这就说明了他在《判断⼒批判》上卷中所表现的⼀个突出的⽭盾。这书分两部分:《美的分析》与《崇⾼的分析》。在《美的分析》部分,他得到了⼀个形式主义的结论:美只在形式上,不涉及概念,⽬的和利害计较;这种形式美才是“纯粹美”,丝毫不涉及内容意义。因此,他很少谈到艺术,根本没有谈到⽂学。在《崇⾼的分析》部分,他才谈到有内容意义的“依存美”,才谈到⽂学和艺术。这时他却得到⼀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崇⾼根本是⽆形式的,只凭数量或⼒量的⽆限⼤,在⼈⼼中先引起恐惧接着就引起崇敬,即⼈能不屈服于⾃然威⼒的⼈类尊严感。所以崇⾼感主要起于崇⾼对象所隐含的道德观念和理性内容。康德的这种对崇⾼的看法就改变了他对美的看法,从前是美在形式,现在却是“美是道德精神的象征”了。不但如此,从前他所抛弃的“概念”,“⽬的”,“完善”等观念,现在⼜跑回来了。他说从前那个形式主义的看法只适⽤于⾃然美,⾄于艺术美却是有内容意义的“依存美”:

对象如果是作为⼀件艺术作品⽽被宣称为美的,由于艺术总要假定⼀个⽬的作为它的成因,它究竟为什么的概念就势必⾸先定作它的基础;⽽且由于⼀件事物的杂多⽅⾯与它的内在本质的协调⼀致,就是那件事物的完善,所以在评判艺术美时,也就必然要考虑到那件事物的完善。

这番话是⾔之成理的,但是问题在于康德把“纯粹美”和“依存美”,“⾃然美”和“艺术美”都绝对对⽴起来,没有找出达到这两种美统⼀的通道,所以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都仍然是彼此割裂开来的。他的企图是失败的,但是这种失败却成为促进进⼀步研究的推动⼒。在这⼀点上他对美学的贡献仍是重要的。

这进⼀步的努⼒⾸先来⾃德国⽂艺批评。我们须回溯到时代略早的⽂克尔曼。上⽂已经提到他提出古希腊造型美的理想是“⾼贵的单纯,静穆的伟⼤”,这主要表现于“椭圆形的”即抽象的线条,所以他反对艺术⾥有激烈的表情。他的看法在当时引起了⼀场⼤争论。另⼀位研究古代艺术史的德国学者希尔特对⽂克尔曼提出异议说:

古代艺术的原则不在客观的美和表情的冲淡,⽽是只在个性⽅⾯有意义和显出特征的东西。

希尔特提出个性“特征”来代替⽂克尔曼的“理想”,这牵涉到艺术典型的问题,下⽂还要谈到,现在只说他把艺术的重点从抽象理想和抽象形式上转到个性特征即具体内容上,这就标志着近代美学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转变的关键。

这场争论引起当时德国两⼤诗⼈歌德和席勒的关⼼。歌德主张⽂艺从⽣活出发,也强调个性特征,在这⼀点上他和希尔特是⼀致的;不过他也并没有完全排除⽂克尔曼的理想美。他对特征与形式美的关系是这样提的:

特是⼀致的;不过他也并没有完全排除⽂克尔曼的理想美。他对特征与形式美的关系是这样提的:

我们应从显出特征的东西开始,以便达到美。

古⼈(希腊⼈——引者)的最⾼原则是意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成就是美。

这⾥“特征”和“意蕴”指的都是艺术内容,美则是内容经过艺术处理成为作品时的最⾼成就。这个看法⼀⽅⾯批判了⽂克尔曼的古代艺术的“静穆”排斥表情的形式主义的观点,另⼀⽅⾯也纠正了希尔特为强调特征⽽排斥“客观的美”(即对象形式的美)的⽚⾯性。这就已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理性与感性的统⼀,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了很⼤的作⽤。

席勒本是康德的信徒,但对康德的主观唯⼼主义的观点甚不满,认为⾃⼰“已找到了美的客观概念”。在《给克尔纳论美的信》(1793年2⽉28⽇)⾥,他提到“在⼀件艺术作品⾥,材料必须消融在形式⾥,……现实必须消融在形象显现⾥”,就已隐约见到内容与形式的统⼀。在《审美教育书简》⾥他进⼀步发挥了这个思想。他认为⼈有两个相反的要求:⼀种要求是要使理性形式获得感性内容,使潜能变为现实,这叫做“感性冲动”,另⼀种要求是要使感性内容获得理性形式,使千变万化的现实现象见出秩序和规律,这就叫做“形式冲动”或“理性冲动”;把这两种对⽴的冲动统⼀于“游戏冲动”(其实就是艺术冲动,即使感性事物显出理性的⾃由活动),⼈才获得真正的⾃由,才具有⼈格的完整,也才达到美。他说:

感性冲动的对象就是最⼴义的⽣活,指全部物质存在以及凡是呈现于感官的东西。形式冲动的对象就是形象,包括事物的⼀切形式⽅⾯的性质以及它对⼈类各种思考功能的关系。游戏冲动的对象可以叫做活的形象,这个概念指现象的⼀切美的性质,总之,指最⼴义的美。

席勒在这⾥把⽣活看成艺术的内容,形象看成艺术的形式(这与过去⼈对形式的理解不同),美则在这两对⽴⾯的统⼀体,即活的形象上⾯。不管他的语⾔多么晦涩,他把艺术美看作内容与形式的统⼀,感性与理性的统⼀,则是显⽽易见的。

⿊格尔在《美学》⾥曾指出康德所理解的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只存在于⼈的主观概念⾥”,席勒却能“把这种统⼀体看作理念本⾝,认为它是认识的原则,也是存在的原则”。这就是说,席勒认识到这种统⼀体不只存在于主观的思维中也存在于客观的存在中;“通过审美教育,就可以把这种统⼀体实现于⽣活”。

从此可见,席勒是德国古典美学由康德的主观唯⼼主义转到⿊格尔的客观唯⼼主义之间的⼀个重要桥梁。上⽂⿊格尔所说的“把这种统⼀体看作理念本⾝”之中“理念”既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体,就已经不是抽象⽽是具体的了。“具体的理念”是⿊格尔的客观唯⼼主义的奠基⽯,⿊格尔说席勒已认识到这种具体的理念,并且认为这是他的“⼤功劳”,这就是承认席勒是他⾃⼰的理念说的先驱。⿊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条美学基本原则也正是发挥席勒的关于“理性与感性的统⼀体”的理论⽽得来的。他把理念看作艺术的内容,把“感性显现”看作艺术的形式,这种对“形式”的新的理解也是从席勒那⾥得来的。所不同者席勒⽤词有时不统⼀,他有时把概念(⼀般)看作内容,有时⼜把⽣活(特殊现象)看作内容;有时把对形式的要求看作理性的,有时⼜把“活的形象”看作形式,⾜见他在思想上仍不免有些混淆。⿊格尔的定义却⽐较明确:理性内容(理念)显现于感性形象(形式)。

这⾥有必要说明⼀下⿊格尔的“理念”。理念其实就是道理或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原则⼤法。它是客观存在的。这⼀点我们都承认。我们所难承认的是这种抽象的理念先于具体感性世界⽽存在,这就是他的客观唯⼼主义所在。“理念”也近似柏拉图的“理式”,但有⼀个重要分别。柏拉图的“理式”是⼀切事物的原型或模⼦,是不依存于感性世界的,只有它才真实,感性世界不过是它的幻影。⿊格尔的“理念”处在抽象状态时还只是⽚⾯的,不真实的,它要结合到感性事物,否定了⾃⼰的抽象的⼀般性,同时⼜在这感性事物⾥显现出⾃⼰,否定感性事物的抽象的特殊性⽽⼜回到有具体内容的⼀般,经过这种否定的否定,才达成⼀般与特殊的统⼀体,亦即所谓“具体的⼀般”或“具体的理念”,只有“具体的理念”才是真实的。在这种⼀般与特殊的统⼀体⾥,理性与感性是互相否定⽽⼜互相肯定,即互相依存的。

我们不妨举例来替⿊格尔的理念作⼀种通俗的解释。例如“勇敢”这个理念。抽象的勇敢还只是⼀个概念⽽不是真实的勇敢,因为还没有体现于具体的⾏动。但是既有个别的具体的勇敢⾏动,就必有勇敢之所以为勇敢的道理。⿊格尔认为这种道理(理念)于理是应该先就存在,尽管它在抽象状态还是不真实的。勇敢这个抽象理念如何转化成为具体的勇敢⾏动呢?⿊格尔认为这⾸先要取决于当时“⼀般世界情况”(即历史背景),结合到具体“情境”和具体的“⼈物性格”,才能实现为勇敢的⾏动。抽象的勇敢还是所谓“普遍的⼒量”,还是⼀种“客观精神”,通过历史环境的影响,成为个⼈的⽣活理想,这种⽣活理想还须凝成“情致”(Pathos,也有译为“激情”的),成为个⼈性格的组成部分和他的⾏为的推动⼒,遇到具体情境,它才实现为勇敢的⾏动。这是就现实⽣活来说,如果应⽤到艺术,⼀件艺术作品如果要表现⼀个英雄⼈物的勇敢,就必须通过事件和动作,塑造出⼀个具体的形象来。勇敢就是这件作品的理性内容,⼈物形象就是这个理性内容的感性显现。这样达到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的统⼀,就算是艺术作品,也就算是美。

从此可见,⿊格尔的定义是只适⽤于艺术美的。⾃然还只处在⾃在阶段,还不⾃觉,所以⾃然美只是低级美。使⾃然显得美的是⽣命,⽣命才能使杂多的部分成为有机整体。⾃然的顶峰是⼈,⼈才是⾃在⾃为(⾃觉)的,既是认识的主体,⼜是认识的对象。这样⾃觉的⼈才能有理想或理念,也才能有意识地把理念显现于感性形象。这就是说,只有⼈才能有艺术,也只有⼈才能创造美和欣赏美。艺术美之所以⾼于⾃然美,也就因为它是绝对精神(其实就是⾃觉的精神)的显现。这是⿊格尔美学观点中的⼈道主义的⼀⽅⾯。

⿊格尔的客观唯⼼主义哲学系统注定了他的美的定义要从抽象的理念出发,这是他的基本缺点所在:但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统⼀这个思想却仍是他的美学的合理内核。此外,还须注意他把这个统⼀看成是由辩证发展来的⼀种理念不是悬空的,⽽是受“⼀般世界情况”和当时具体情境决定的。这种历史发展的观点是他对于美学的最重要的贡献。他认识到艺术和美尽管都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理念,也有不同的感性显现,这都要随历史发展⽽发展,所以有象征型,古典型以及浪漫型⼏种各显时代精神的艺术创作⽅法和风格。美的理想当然也就不会是⼀成不变的。

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活

⿊格尔以后,美学的重要发展是在俄国。结合到⾰命民主主义者所进⾏的农民解放运动的阶级⽃争以及在俄国新兴的现实主义⽂学,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都既批判⽽⼜继承了⿊格尔美学的某些⽅⾯,发挥了“美是⽣活”的⼤原则,从⽽为现实主义⽂艺奠定了美学理论基础。

别林斯基既是⼀个⿊格尔的信徒,⼜是⼀个坚定的现实主义者,这就造成了他的思想中的许多⽭盾。⽽且他在⼗九世纪四⼗年代以后,思想上经过了⼀些转变,所以前后的论调也不⼀致。例如他在前期为拥护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特别强调艺术的客观性;在后期发挥了⿊格尔的“情致”说,⼜特别强调艺术的主观性。他对于艺术和美的本质都有两个不同的提法。⼀个提法接受了⿊格尔的美的定义:艺术是“理念取了观照的形式”(即感性形象),艺术美当然只有在满⾜了艺术的这个条件才能存在;另⼀个提法是从现实主义出发:“诗是⽣活的表现,或是说得更好⼀点,就是⽣活本⾝”,”在诗的表现⾥,⽣活⽆论好坏,都同样美,因为它是真实的,哪⾥有真实,哪⾥就有诗”。别林斯基所理解

的“诗”泛指⼀般⽂学,有时甚⾄包括艺术。他肯定了⽣活本⾝就美,⽽且把美与真紧密联系在⼀起,这是符合他的现实主义⽴场的。他的⽭盾主要见于他对内容与形式的看法。他认为在内容⽅⾯,艺术和哲学并⽆分别,它们所处理的都是现实的真实;它们的不同在于处理的⽅式,哲学通过抽象思维⽽艺术则通过形象思维。“现实本⾝就是美的,但是它的美是在本质上,在内容上⽽不在形式上”。现实好⽐⾦矿砂,艺术“把它加以洗炼,铸成精美的形式”:艺术只是“⽤现成的内容,给它⼀个妥贴的形式”。“形式”仍照⿊格尔的⽤法,指具体形象。从此可见,他把美分为⾃然美和艺术美两种,⾃然美只在内容(本质)⽽不在形式,艺术美只在形式⽽不在内容。这显然是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了。但是在谈⾃⼰欣赏⼀座⼥爱神的雕橡时,他却说,“这座美的⼥爱神既作为理念⽽美,⼜作为个体⽽美”,这⾥“理念”是内容,“个体”是感性形象,是形式。他称赞这座雕像是“理念与形式的⽣动的交融”,“⽣命与⼤理⽯的有机的结合”。这样看来,艺术美⼜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体上了。他有时还认为内容重于形式,曾举⾯貌端⽅四正⾯呆板枯燥的⼥性美为例,说这种“美不能叫⼈爱,⽽没有爱伴随着的美就没有⽣命,没有诗”,在《1841年俄国⽂学评论》⾥他讨论普希⾦的诗时,也说过类似的话。

普希⾦的诗好⽐受到情感和思想灌注⽣命的那种⼈眼睛的美;如果去掉灌注⽣命的那种情感和思想,那副眼睛就会只有点美(Красивые),就不再有神光焕发的美(Прекрасные)了。

这⾥应该注意的有两点:第⼀,别林斯基在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徘徊于内容加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这两个看法之间,统⼀的看法当然是他的正确的看法。其次,他在内容的问题上⼜徘徊于“⽣活”与“理念”之间,⽽且“⽣活”往往是作

为“⽣命”来理解的。记住这两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由别林斯基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发展。在内容问题上,车尔尼雪⼤斯基克服了别林斯基的⽭盾,肯定了艺术的内容就是⽣活。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车尔尼雪夫斯基却始终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且根本抛弃了“内容与形式⼀致”的提法。此外,还有⼀点是别林斯基所看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没有看到的,就是“艺术中的⾃然完全不是现实中的⾃然”,“在诗⾥,⽣活⽐在现实本⾝⾥还显得更是⽣活”。车尔尼雪夫斯基始终坚持艺术美低于现实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地指出“美是⽣活”,但是像别林斯基有时主张的⼀样,他认为现实⽣活的美只在内容本质上⽽艺术的美则只在形式上,艺术与现实的区别只在形式⽽不在内容。这种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的看法在⼀定程度上影响到他对艺术,艺术美以及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等问题的全盘看法。依他的看法,形式变,内容可以不变,作为艺术作品的内容还是作为艺术素材(现实)的内容,因此,艺术就可以成为现实的“代替品”。他没有认识到在艺术创作中,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想象和艺术锤炼,内容与形式要经过既互相否定⼜互相肯定,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辩证过程,因此,他过低地估计典型化的作⽤,单就现实⼀⽅⾯来看,将处在素材状态的现实内容和已经艺术处理的艺术作品内容作⽐较,于是断定艺术美远低于现实美,犹如画的苹果之远低于可吃的苹果。这些结论显然是不能⾔之成理的。

但是结论的错误并不妨碍所据原则的正确。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原则是“美是⽣活”以及附带的两个命题:“美是按照我们的理解应该如此的⽣活”和“美是使我们想起⼈以及⼈类⽣活的那种⽣活”。他的艺术定义也是从这个美的定义发展出来的:艺术再现⽣活,说明⽣活和对⽣活下判断,因此成为研究⽣活的教科书。这些基本原则都是颠扑不可破的。提出这些基本原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学的极⼤贡献。作为科学的定义,“美是⽣活”这句话固然过于笼统,但是它毫不含糊地指出艺术不应该从概念出发⽽应该从现实⽣活出发。这是德国古典美学以后的重⼤的转变。别林斯基还徘徊于从理念出发和从⽣活出发之间⽽踌躇不决,车尔尼雪夫斯基却斩钉截铁地要从⽣活出发。这样他就把长期以来由德国唯⼼主义统治着的美学移转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为现实主义⽂艺奠定了坚实的美学基础。歌德,席勒和⿊格尔等⼈固然也已早就看到美与⽣活的密切联系,但是“⽣活”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词汇⾥具有⽐过去远较丰富的涵义。他是结合当时俄国⾰命⽃争来考虑美与艺术问题的,因⽽赋予“⽣活”⼀词以⼀种更深刻的社会内容。这就使现实主义⽂艺担负起远⽐过去更鲜明的促进阶级⽃争的任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670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28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26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3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12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3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45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96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96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9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0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0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5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1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2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