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诵读第151天】
万章下10.1(1)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è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hèng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yù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nà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译文】
孟子说:“伯夷这个人,眼睛不看丑恶的景象,耳朵不听丑恶的声音。不是他自己认可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认可的民众,不役使。国家有治就积极进取,国家混乱他就退避隐居。横暴放纵的政事出现的地方,横暴放纵的民众居住的地方,他都不能忍受在那里居住。想象着和乡下人相处,就像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污泥炭灰之中一样。在商纣王的时候,他住在北海之滨,以等待天下能够清明。所以,听到伯夷这种风范的,贪婪的人也会变得清廉,懦弱的人也会树立志向。
伊尹说:‘为何侍奉不理想的君主呢?为何役使不信任的民众呢?’国家有治积极进取,国家混乱也积极进取,他又说:‘上天生育这些民众,是要使先知的人帮助后知的人知道,使先觉的人帮助后觉的人觉悟。我,就是上天降生的百姓中先觉悟的人,我要用这个尧、舜之道去帮助那些上天所生的民众。’想那天下的百姓,天下百姓中有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没有得到尧舜之道恩泽的,就像是自己将他们推进沟中去一样。伊尹就是这样自愿把天下的重担挑在肩头的。
伯夷与伊尹,处世态度截然不同,却皆为后世敬仰。伯夷坚守高洁,对丑恶零容忍,乱世隐退,以清风般的品行影响世人,让顽劣者知廉耻,懦弱者有志向。伊尹则心怀天下,无论治乱都积极入世,以先觉者的担当,立志用正道启迪民众,将天下重任扛在肩头。
这两种态度并无绝对对错,于个人而言,应思考何时如伯夷坚守底线,不为浊世所染;何时似伊尹,勇挑重担,积极改变世界。于社会,二者精神兼具,方能在坚守与进取间寻得平衡,推动时代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