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丈量一亿,用匠心雕琢课堂

本周有幸聆听邱老师执教的公开课《1亿有多大》,这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让我收获颇丰,深受启发。

《1亿有多大》作为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实践性课程,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大数、掌握计算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生虽然能从生活层面知晓大数概念,却普遍缺乏对其具体的直观感知。如何让抽象的“1亿”变得具象可感,正是这堂课的核心任务。

课堂伊始,邱老师以一段贴近学生生活的视频巧妙引入,抛出“1亿有多大”这一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后续学习营造出浓厚的兴趣氛围。随后,邱老师精心设计了“1亿有多长”“1亿有多重”两大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探究、精准测量与严谨计算,逐步揭开“1亿”的神秘面纱。尤其是在计算1亿张纸的高度与重量时,邱老师着重强调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引导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数据,这种对数学严谨性的重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的精确之美。

在练习环节,邱老师别出心裁地将学校教学楼高度、摩天轮高度与1亿米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类比,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清晰的空间概念,进一步加深了对“1亿”大小的直观感受。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眼光与量感,使数学知识不再停留在课本之上,而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课程尾声,邱老师以一段意义深刻的视频收尾,在帮助学生巩固对“1亿”大小认知的同时,巧妙渗透节约意识,将数学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更令人赞叹的是,邱老师还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与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

整堂课中,邱老师展现出稳扎稳打的教学风格,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营造出轻松愉快又不失深度的学习氛围。这堂公开课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教学艺术的精彩展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邱老师为榜样,不断汲取优秀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带来更多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