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聖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
[明] 取者,治也,攝化,得之也。治天下者貴乎常以無事,心不在物,則事不煩擾。無物無心,則事向心得,所謂有事向無心尋,無為由無事來也。
故我無欲,治國順應自然,人民不教而自正,民自正則動常因應,天下歸服而民自富矣。
是以聖人以無為為用,事無事。我無為則無不為,雖無為而實為之,故取天下者以無為待有事,而事日理,不以有為待有事,而事日繁。即以無心求無事,無為而後有大有為也。至於化天下之人心,無難矣。
有事以無事為宗,有為以無為為君,惟宗與君,可以攝化天下。及其有心好事,則心見乎外,外物萬千,心駁雜矣,終日擾擾,惹是生非,不知所從,反先政和,失民心矣。
取天下者不有心為之,蓋有心者必繁其政事,有為者必亂典制。故曰: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縱子乘世襲,亦不旋踵而失之也。
[悟] 修士以自身為天下,法道由動極返靜,無為而盡性,靜極而動,無不為而立命;如此自我循環攝化,何患大道不成哉。
是誠: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