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惊觉,落地二十余载,看过读过的书已不在少数,却鲜有能信手拈来的。更甚连书名都不能脱口而出,就不用再提主人翁的姓名籍贯了。有话说"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素质。"用这话自我安慰了许久,今日忽觉得不该这么对书本不负责任了,该用各种姿态去阅读,是该好好思量思量了。
碰巧亚马逊公众号上也出来了类似的文章,虽是出于营销,但理不歪,摘来两句先做引子:
“凭借喜好读书,完全是零散的输入信息,无法形成有逻辑的知识体系。久而久之,看似读过很多内容,其实知识之间关联性很弱,当然无法忘记的快。
只是重视量的成就感,忽视了质的思考和沉淀,没有反思也不做笔记。其实,读了多少并不重要,输出了多少才重要。你需要不断调用已获得的知识及其关联,加深印象。”
书读的多却记不下,主要还是归根于读书的态度不对,走马观花,单纯的追求故事并不曾思考。其实作者与读者之间也是一场博弈,作者挖空心思的去吸引读者,去向读者灌输自己的思维意识。而在读者接受这一切的过程中若是缺乏思考,就会只得坠入情节的一时欢愉且变为人云亦云的混蛋。所以说,读书还是一种反洗脑的过程,要勤加思考,要去认同作者的对并挑出他的错。能在书中读出个对错的读者想必也就能和作者棋逢对手,也就能吃透该书的精髓了。
再者,读书也要讲究投缘。若是缘法相左,再好的书拿在手里也会变得佶屈聱牙、晦涩难通。姑且觉得选书还是不要盲目追随什么经典书单,一股脑全买回来吃灰,犯了“买书如山倒,看书入抽丝”的毛病。先从手边的书看起,抽丝剥笋地去探究书的脉络,再根据这些脉络来选读相应的经典。此一来加深了对首书的理解,又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同时还保持了一定的兴趣,一石三鸟。如此读书,岂不美载。
不量力地写了这么些,都是从自己的毛病中思忖而来。自受伤以后,似惊觉不该将生活过的如以前那般匆匆。努力仍更需努力,但也要空出时间来好好品味品味艺术中的人生了,毕竟对着惨淡的人世,书本还是能给予以自己力量来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