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统计这二十年来,人们见面聊天的最多话题,恐怕首先还是天气,哈哈,今天这天气嘛,够热的,今天这天气嘛,有雾霾,可要戴个口罩呀。
那其次呢,应该是房子。你买房子了吗,你买的哪里的房子?
有恒产者有恒心。有了房子可以住进去,可以解决孩子上学的事,可用来进行抵押贷款,可以租出去收租金挣钱。所有权的四项权能是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自己的房子,只要不违法,不破坏公序良俗,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人们关于房子的话题的最核心部分,可能是就是这个预测-房价是会涨呢还是会跌呢?甚至是,房价会不会大涨,或者会不会暴跌呢?
好像现在的人们都变得这样庸俗似的。人们总是能轻易的忘记一些事情,在纷纷以一个正义者的姿态指责评论别人的时候,大家怎么都忘了,在距离现在遥远的八十年代,人们最大的话题,其实也是房子,因为人们需要在房子里生存呀。现在是买房,那时叫换房。现在有各种新楼盘和二手房中介店,那时也有,那时的中介机构是一群叫被“房虫子”的人。
在这里,“虫子”的含义里其实褒义大于贬义,是行家里手的意思。精通、钻研、浸泡在某个行当的人,就是这里的“虫子”。每天钻研房子并从中取利的人,谓之房虫子。
那个年代还显得比较原始。那个时候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我国的《房地产管理法》是从1995年才颁布实施的,大部分的人,住的都是国家或者企业单位的“福利”分房,或者是父辈留下来的房子。想改善居住条件,想面积大一些,想和父母住的近一些,或者不想住在高楼层,那时也没有办法买新房,那就想办法和别人换换房子吧,就像没有货币之前的以物易物那样原始和单纯。
就写一张纸条,把自己的房子的基本情况写上,再把自己想要换的房子的情况写上。那时候别说没有互联网,连电话也都没有。就拿着那张纸,蹲在大街上,街上熙熙攘攘的,蹲下来,有点儿小贩的感觉,也有点儿插个草标把自己卖了的意思。等着别人来问。你也蹲着,他也蹲着,这样的区域就慢慢形成了换房的市场。
渐渐就有利可图,不仅换自己的房子,也帮助别人换,地上就不仅摆着自己一张纸条,还有好多张,直接换,双边换,“三角换”,由一间房子换成两间,再换更大的。据说很多那个年代的房虫子,靠换房不仅解决了自己的住房问题,还成为了有钱人。
现在人们的改善居住条件,把小的或者差的房子卖掉,再去买成大一点的好一点的房子,不直接交换了,中间有货币作为桥梁,但是和过去换房人的愿景是一样的,都是在追求幸福的生活嘛。
那些年还听说过“别针换别墅”的故事,后来经过证实是传说。但是,经济规律是没有问题的,发展规律也是没有问题的,不流动就是死水一潭,有想法就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