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

空闲之余,我有幸拜读了牛献礼老师的《让学习真正发生---我这样教小学数学》。打开第一页,我就被其中的卷首语深深吸引---把每堂课都当作献给学生的礼物;为孩子创造一种自由、自如、自然的幸福生活。简单的话语却折射着牛老师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应该心中有人,这里的人便是学生”。是啊,教育无他,爱与榜样。牛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是跟孩子们的真诚沟通,涤荡的是不同思维间的碰撞,展现的是生命的对话,知识的生长,这一切的背后都源于牛老师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

随着第一章节的不断研读,我对牛老师教学艺术的钦佩又上升了一步。每每读到精妙处,常常感慨原来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设计,我怎么没想到?以后的课堂要好好学一学!甚至在喜欢的环节写下自己的拜读感悟,以便后期二次阅读时思维的再次充盈。牛老师的课堂既深知教学的活力来自充满火热生命气息的生活世界,但同时又善于改造生活原生态为我所用,使生活情境具备清晰而丰富的教育意义,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又有一颗能用数学思维思考的头脑。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教学片断是“圆周率”的教学。牛老师的课堂着重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用“割圆术”研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透过史实,触摸史实背后的价值和观念,民族自豪感也自然油然而生。这比单纯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能浸润学生的心灵。

回想自己以往有关数学史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始终停留于在课堂中或课堂结尾简单的插入某些数学历史,却未能很好的实现由“外插”向更高层次的“融合”。造成的结 果是,学生对于数学史资料仅以陈述性知识储存于记忆深处,其背后的数学价值却不曾触及。牛老师的课堂,为我挖掘数学史的数学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的课堂我将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过程,让数学史不只是作为一种历史符号而存在,而是让学生循着伟人的足迹,感受伟人智慧的结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数学思维,强化数学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为国培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对我来说收获很大。 郑州高新区教研和智慧教育发展中心的王红远老师水平很高,深入浅出的案...
    栗子的栗_1a02阅读 3,056评论 0 1
  • 贺贺中考在即,昨天,我们迎来孩子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校园线下家长会,想想也真的挺感慨——疫情三年,发生了多少,又错过...
    可贺可喜阅读 897评论 0 2
  •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神奇的书,只要用心研读,你会发现,在教学上遇到的许多问题与困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而苏霍...
    jxx0209阅读 864评论 0 0
  • 回顾本周的音乐课,我在“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上好一节音乐创编课“这个概念里下了功夫。我在自己所教的三个年级(二...
    蒋欣恬阅读 721评论 0 0
  • 如何高质量的度过在社科院与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项目18个月的时光! 说起考研,无论是提升学历还是到更大的城市更大的...
    景老师阅读 6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