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裏阳”。40岁以前主要在家闭门苦学,灌蔬艺竹,为乡里救患释纷,曾一度隐居鹿门山。40岁到长安应试,不第,回襄阳。
48岁时他入张九龄幕府。开元二十八年(740)病逝。有《孟浩然集》四卷,录诗261首。孟浩然一生始终处于仕隐的矛盾心态中。以漫游隐逸为主,诗歌内容多描绘田园山水和隐逸生活。
他的田园诗以著名的《过故人庄》为代表。孟浩然的这类山水诗,擅撷取孤舟,疏雨、古木、风泉、幽壑、松月、寒钟、孤琴等景物,融入旅思,乡恋,客愁,友情,遇景入咏,随意点染出一种幽远凄清的意境,这是孟浩然山水诗清幽淡雅的艺术风格。他喜欢浓景淡写,浓情淡出。
在《过故人庄》里,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平静愉悦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在艺术上,语言平淡自然而诗情醇美。
诗人将普通的农村景物、平常的朋友聚会,用近于口语的朴素文字轻松自然地表现出来,平易亲切而又诗意浓郁、情致悠然。语言的朴素自然中见锤炼,景物的随意挥写中有匠心。整首诗写得浑然省净,自然天成。
《夜归鹿门山》表达了他栖幽隐逸的心趣,“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望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照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世人仕途竟进,我独归隐,而仕途受挫后的归隐,不免有孤独寂寞之感和无可奈何的幽怨,或者“恨无知音赏”的清高自赏,既无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也没那种“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悠闲。
他的山水诗常在行旅、怀友、赠别之时吟咏江南,尤其是江湘洞庭一带的山光水色,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诗歌追求率性平畅的表达方式,很明显受到陶渊明诗歌艺术范式的影响。但他的诗比陶诗严整,也更突出主体感受,是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山水田园诗发展的结果。
然而,他的过于追求率性平畅,在日益精密凝练的盛唐诗坛的艺术走向中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有的表意过于直露,缺乏幽深韵致,有的诗意贫弱,思想内容不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