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先谈孟浩然,同时,也把其它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也简单介绍一下。
01孟浩然及其简单生平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四十岁离家求仕未果,在“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哀歌中离开长安。长期漫游江淮吴越之间。晚年依旧过着隐居生活。开元二十八年因病不治而终。
他早年在家乡读书,也曾经有一段时间呢,隐居在鹿门山写诗,但是呢,孟浩然并不是真正的想当隐士,他心里想的还是入仕,就是做官,所以事实上呢,他在四十岁之前,隐居写诗,其实也是要走“终南捷径”这条路了。
不过,他命不太好,尽管在四十岁之前,在当地的文人圈里面,他的事业与才气也小有名气,但是,孟浩然并不满足这一点,他的目的还是想做官,做一番事业。只是,他命不好,一直到四十岁也没有人引荐他。
那么,到了四十岁,他实在是自己憋不住了,于是就自己破门而出,所以四十岁这一年,他自己去长安求仕。此时的孟浩然满怀信心,因为他诗写得不错,也小有名气,他想着自己肯定能混个一官半职来当当,于是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却是名落孙山。
这对他当然是一个打击,但是孟浩然并没有完全消沉,此后,孟浩然在长安交结文士诗人,比如当时还没有做宰相的张九龄,当时的著名诗人王维,王昌龄,特别是和王维交往很多,经常在一起谈诗。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说是,孟浩然在京城呆不惯,也没有当上官,这个把自己的情绪搞得也不太好,因为离乡日久,也有些思乡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好朋友王维,曾经写诗来劝他,“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就是说,你是这样的人啊,就是回家过田园生活,读点古人书,写点诗啊,也就行了,不用再到处奔波求人,不用做官了,你不是一个做官的料。
那么,孟浩然呢,看了王维给他的诗之后,很生气,心里也不是味道,所以呢,他在《岁暮归南山》这首诗里面,就写了这么几句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因为自己没有才能,所以呢,考科举被皇帝抛弃了,因为身体不好,现在呢,老朋友也开始疏远自己了,这当然是一种自我解嘲的牢骚。
另一次,当时王维在秘书省工作,两人在办公室谈诗,正谈得有味的时候,有人来了说,皇帝老爷驾到,唐玄宗要来视察了,那么,因为孟浩然不是当官的,王维认为在这里出现是不合适的,情急之下,只好让孟浩然钻到床底下,先藏起来。
那么,一会儿唐玄宗就到了,到了之后呢,王维又后悔了,如果被发现藏人,可能就会有欺君之罪,于是,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唐玄宗,说,我有一个朋友到这个地方来了。唐玄宗说,谁啊?孟浩然。唐玄宗很喜欢诗,说孟浩然,知道,诗写的不错,他人在哪呢?
这时,孟浩然只好从床底下出来了。出来之后,唐玄宗就让他背诗,那么,仓促之下,孟浩然就背了,《岁暮归南山》,其中就背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两句诗背的真不是时候,唐玄宗一听就很不高兴,说,你不求上进,没有考中,怎么算是我把你给抛弃了?
如果他能抓住这次机会,诗背得好,唐玄宗肯定给他官,没想到这两句诗坏了大事,把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就这样,孟浩然又在长安呆了一段时间,也没有弄到一官半职,于是就怀着失落的心情,“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哀歌之中就离开了长安。
于是,在无奈之下就回到了他的老家,此后,孟浩然就在长江的中下游,江淮一带,吴越一带,长时间的漫游,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被罢去宰相之后,在荆州做了官,曾经聘请孟浩然做了短期的幕僚,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孟浩然就辞去了这个官职不干了,所以,孟浩然晚年依旧是过着隐居生活。
到开元二十八年,他的好朋友王昌龄,到襄阳来,当时呢,孟浩然背后长了疮,据说是快好了,但是朋友来了一高兴,吃饭喝酒,动了海鲜,这样疮又发了,所以,就不治而终,不幸去世了。
孟浩然一生没有忘记求仕,但是,一生也没有做到什么官,所以是终生白衣。
02,孟浩然的人生思想
孟浩然既有儒家热衷功名的理想和追求,又有求仕未果后的真心归隐;他虽是终生白衣,但是始终不忘入仕做官,也就是这种仕与隐的矛盾一生都纠缠着他的头脑;理想破灭后,洁身自好、保全人品。
所以,孟浩然,一般人认为他是隐士,当然他自己也是以隐士自名,从总体来看,孟浩然不但人品是比较好的,而且忠于友情,对朋友是一副热心肠。所以,对于这样一位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这一辈子主要是在田园和山水中度过,所以就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题材,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那是一点也不奇怪了。
由于他的人品和诗情,后来很多人对他都很尊敬,比如李白对孟浩然极表敬爱:“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其诗作散佚较多,今存二百六十余首,有《孟浩然集》。
那么对于孟浩然生平和思想大概了解之后,来看一看他的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03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是身逢盛世,生活在盛唐时期了,一生又徘徊于仕隐之间,思想矛盾较多激烈。前期是为了做官而做隐士,可以称为“为仕而隐”;后期是因为政治失意之后的不得不隐。
长期隐居使他充分领略襄阳的佳山丽水和风物人情;同时他又有长期宦游和漫游的经历,颇受祖国壮丽山河的陶冶,这就为他成为山水田园派诗人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他既有丰富的田园生活的阅历,又有游山玩水,悠游自然的经历,这就使他有了田园山水诗的广泛视野。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四十岁之前隐居在鹿门山,和晚年官场不得之后隐居之作。因为他的生活面比较狭窄一些,所以他的田园诗,比较少反映比较深刻的重大的社会题材,而更多的是侧重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致,个人情怀,朋友交往,高雅行为,以及个人的穷通所引起的尽管不是很强烈的,但是呢,也有一点愤然不平之感。
如,过《过故人庄》: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活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写田园风光,恬静生活,朋友之情,应邀而来,痛快高兴,所以,下次重阳之时,不请自来,与朋友饮酒赏菊。
再如《秋登万山寄张五》:
“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幕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歌。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写希望自己的朋友,在重阳节带着酒,一醉方休,这种恬静优美的自然景物,隐居生活的高雅情趣,对朋友深情的思念,“错综写来,于情于景,一片迷离”,读这样的诗,确实是历历如画,景好情真。
其它的像,《夏日南亭怀辛大》: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一联也是广为传诵的。这首诗,清新自然,意境疏淡。
所以像孟浩然的这些田园诗,取材生活,情景交融,混成物极,语言生动,清白朴素,朴实无华,意境清旷。
04孟浩然的山水诗
孟浩然还有一些诗,是侧重于写山水的,这些诗多与他漫游秦中,就是到长安去求官职的途中。以及他求官失败之后,在江淮吴越一代的游历山水之作。
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者,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先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把自己思乡之情贯穿在非常鲜明的画面之中。此诗抒写客旅中淡淡的愁思,客愁本来存在于诗人心中,当日落黄昏,江畔烟霭迷离之时,思乡的感情更切,所以说“客愁新”。后两句写景绝妙,平野空旷,远树似乎反比天高,江水澄清,水中月影更加分明,和旅人也更亲切,一方面写出了客中的孤独,同时又不无少许慰藉。语言清新,造景自然。
再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前四句将洞庭秋色写得动静有宜、气势磅礴、雄浑壮美,犹如一幅泼墨画。
后四句写自己希望张九龄能够援引自己做官的心情,“生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闲居无事真感到惶愧不已”,此诗虽是求人之诗,但仍不卑不亢,“我在湖边看着垂钓之人,徒然怀有羡慕的心意”,希望自己能做官施展才华,含蓄明白吐露心声,并且和前面洞庭之景结合紧密,此处运用比兴十分惬当。
此诗于“冲淡中有壮美之气”。
孟浩然的诗往往将山水和田园两种题材融合。这不仅因为他同时有这两方面的生活体验,还在于他力图把陶渊明的萧散田园和谢灵运的纵情山水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他本人既有生活,又有明确的意识。
比如他的《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雅有幽人自来去。
这首诗很好的在他身上体现了,山水和田园的合流。
此诗类似纪行之作。诗人在鹿门山有别业,曾两度在那里隐居。诗中写他黄昏时从渔梁渡口乘舟回山的情景,以渡口行人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衬托他独自入山的恬静悠然。纯用白描之手法,诗风清疏简淡,很有情致。
05,孟诗与王诗之比较
风格方面:
孟诗比较纯粹,更多的是山水田园诗。孟诗的风格特色:清、淡、幽、雅。
王维的诗与之相比,有相似,也有不同。王诗于清淡之中饶富精工秀丽,孟诗则于清淡之中更多古朴素雅。孟诗清而有物,淡而有味,体现了作者的逸士风神与高人性情。
语言方面:
孟诗以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取胜,绝无雕镂刻画之迹;王诗偏重工丽和深蕴。五言诗以简练省净为特色,孟诗尤工五言。
具体描写方面:
孟浩然用白描手法,诗画结合,情景交融,形神兼具,声情并茂,如“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历历在目,诗情画意。
孟浩然对山水田园诗的贡献:
孟诗这种清旷冲淡而又不乏壮逸之气的艺术风格,是对陶、谢诗风的融汇与发展,是对盛唐山水田园诗做出的独特贡献。
06除山水田园诗之外,孟浩然的其他抒情小诗写得也很好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脍炙人口,久传不衰。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清新自然,明白如话,而意趣横生,境界全出。
总之,作为盛唐山水田园的代表人物,孟浩然的诗融合,陶、谢特点,以白描的手法,清新自然的语言,将情致意兴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形成清旷冲淡而又不乏壮逸之气的独特风格。其气节人品和诗歌创作都受到后人的敬重。
07盛唐其他山水田园诗人
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祖咏、常建、裴迪、綦母潜、丘为等,他们的诗都以平淡质朴为主要风格,近于王孟,但又各有不同。
储光羲擅写田园生活,生活气息较浓,如其《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常建,其人在开元十五年就考中了进士,但仕途不顺,他就以游览名山胜川,来自愈,排解内心之苦闷。
他擅写幽僻之景,时透方外之气,其名作《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簌此皆寂,惟闻钟馨间。
写禅机的清幽之乐和自己的顿悟禅悦、忘怀世间得失的感受。以禅悦之态度静观物理,兴象深微。
其他如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綦母潜的《春泛若耶溪》、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等,均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文学成就远不能和王、孟相提并论。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冻。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这是一首山水纪游诗,描绘了一幅春江花月夜之泛舟图,表现了诗人处处发现美、时时感受美的幽雅情致,和由自由美引起的对世事扰攘的厌倦,以及隐居林泉的愿望。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此诗描写隐逸生活情趣,其重点不是写不遇的失望,而是抒发对隐居环境的迷恋,表现了有心去寻、无心相见的飘逸。全诗构思新颖,意蕴深远,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