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恰好是一场即兴演讲的直播秀,思绪不禁飘回到我作为“面条”(学员)的那段时光。那时,一碰到即兴演讲,我便紧张得瑟瑟发抖,大脑一片空白,抓耳挠腮也憋不出几句话来,满心都是无措。
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有三境界,我觉得这与我学习即兴演讲的历程竟有奇妙的相似之处,借此谈谈我对即兴演讲的感悟。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初涉即兴演讲领域,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结构,PREP结构、观音举华法、结因事结法等等,同时也聆听了大量生动的示例讲解。每一个理论都让我觉得精妙有理,仿佛掌握了这些,我就已经踏入了即兴演讲的大门,自信满满地以为自己已然掌握了这门技能。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然而,当真正实践时,即便手中紧握着那些理论结构,心里反复念叨着P(观点)是什么,R(理由)怎么阐述,E(例子)如何列举,以及最后P怎样升华,可依旧常常陷入迷茫。大脑好似一团乱麻,不知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精彩的即兴演讲内容,甚至还常常偏离主题,满心的挫败感。
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时光飞逝,如今我学习演讲将近3年了。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与尝试,我终于能够熟练自如地运用即兴演讲的各种结构。现在的我,无需刻意去背诵这些结构,那些逻辑和方法早已深深烙印在脑海中,能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从容应对各种即兴演讲的场合。
回顾这段历程,我深刻地认识到,任何技能的掌握都绝非一蹴而就,都需要像参禅一样,经过反复的刻意练习,才能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实现从懵懂到明晰,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