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社交电商时代(三)——《悦享听·财务自由之路》
昨天说了社交电商兴起的一个原因,就是通过社交媒体的人际网络裂变带来流量。
就拿微信来说吧,微信生态现在有10亿的月活用户,并且占据用户55%的在线使用时间,基数大、黏度高,它的月活量远远高于淘宝的5.5亿,也就是说有一半在移动端的消费者从来没有网购过,他们没有京东、淘宝的APP但是有微信,他会受到朋友的影响。
另外,据《2018中国社交电商消费升级白皮书》显示,七成以上的网络购买行为会受到社交网站的影响;九成社交电商用户有冲动消费行为,半数以上受访者会通过他人推荐或邀请购买。预估在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商户规模达2400万户,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
社交电商兴起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交工具技术的成熟。你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微信,很多人只是把它理解为沟通更便利的一个工具,实际上他的底层逻辑是在重构我们的圈子。
比如说微信群,从最开始一个群最多就40人,后来扩展到100人、200人,现在是500人。如果你一直在用微信,你还没有N倍扩大自己的社交圈,那我只能说你建立人脉的意识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没有线上的社交工具以前,人们要想突破原有的圈子是很难的,而今天你完全可以通过加粉儿、通过一个好的内容、通过长时间的交流,去扩大你的圈子,另外,朋友圈也给了每个人一个建立个人品牌形象的窗口。
所以,借助经营社群和经营朋友圈,能够放大你的人脉数量,可以提升你的人脉质量。
还有一个呢,就是供应链和支付环节的日渐完善,也对社交电商的兴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你比如说,你有个微购的工具,当你在社交圈、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分享,这种形式它更符合人性。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朋友可选可不选,就像你开一个线下的店一样:人们是自己来选择,它没有人情绑架,而且支付系统的完善佣金可以秒结;强大的供应链你只负责引流,像接单啊、物流啊、结算啊,完全由电商平台来解决——这些呢都为社交电商崛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还有社交电商兴起的第三点就是人们购物习惯的改变。你看现在人们的时间普遍被各种新闻啊、小视频啊、游戏啊、社交应用充斥着,碎片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同时一个人在消费的过程中,信息的传播、交互的方式、应用的场景更加多元化,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购物习惯,让人们越来越愿意在移动端完成购物。
还有呢,就是很多消费者的理念也在改变。因为以前消费者一直想的就是怎么省钱,也就是一直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去思考;而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成为一些平台的合伙人,甚至是知名品牌的合伙人已经呢非常非常简单了,所以很多人开始像创业者、像分销商那样思考:消费者的想法就是怎么省钱,而分销商的想法是怎么拥有自己的消费群体——你的理念呢就是你的方向。你呢?你是愿意一直像消费者那样思考,还是愿意成为社交电商平台的合伙人,在消费的同时,也建立起自己的、稳定的消费群体呢?
〖感悟分享〗
社交重构 消费革命
社交电商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技术、习惯与商业逻辑的共振。
微信生态的10亿月活用户构建了天然的流量池,而群聊扩容、朋友圈展示等功能,则重构了人际关系网络,使人脉经营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支付系统与供应链的成熟,更让“分享即销售”成为可能——消费者既能享受购物乐趣,又能通过分销获利,这种双重身份正是社交电商的核心魅力:在微购佣金秒支付的基础上,还实现了“轻资产创业”——用户只需要专注流量裂变,后端由专业平台托底。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电商不仅是模式的创新,更是思维升级:从“省钱思维”转向“建群思维”,从被动消费到主动经营。当购物习惯与社交行为深度绑定,未来的商业竞争将不再是平台间的较量,而是社群影响力的比拼。
这场革命提醒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是流量的终点,也可能是流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