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打北汉,赵匡胤亲征失败,而赵光义亲征成功,只不过赵光义想扩大战果,再往前拱一拱,从辽国手里收回全部幽云十六州而已,结果失败了,世人因此极力否认赵光义的军事才能,这公不公平?
由于“斧光烛影”的影响,世人对宋太宗赵光义的印象普遍不好。对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说都要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鸡蛋里挑骨头。
比如说到打仗,一定要提及赵光义“高粱河之战”的失败!并给他取了一个“高粱河车神”的诨号。这个诨号扣在赵光义脑袋上,公不公平?我们最好用事实说话!
如果赵光义成功收复幽云十六州,无疑是千古一帝,可是因为一场战役的失败,便全部否认赵光义的军事才能,真的妥当吗?
公元979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命潘美为主将,率崔彦进等军围攻北汉太原。北汉主刘继元,急忙派使者向辽国求援。四月二十二日,赵光义亲征,集兵围太原。五月初六日,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
赵光义灭北汉之战的胜利,结束了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中原长期处于动乱的局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灭北汉之战,赵光义前后用兵时长不到五个月。
赵光义收复北汉之前,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三次对北汉用兵,意图收复北汉,可是都失败了。
第一次是公元963年七月,赵匡胤派王全斌为主将,打了四个月,被辽国援军击退。
第二次是公元968年八月,赵匡胤命李继勋为主将,打了三个多月,久攻不下,被迫撤军,北汉军乘机追击,反而窜入大宋疆土内抢掠。
第三次是公元969年二月,赵匡胤亲征,命曹彬、党进等领兵随从,围困太原三个多月,就是攻不下来,辽军背后出兵支援,赵匡胤被迫仓皇退兵。辽国与北汉联军追击宋军,宋军大败而逃,弃下大量军用物资,被北汉所获得。
世人都很佩服宋太祖赵匡胤的军事才能,可是相比之下,赵匡胤三次用兵没有收复北汉,赵光义一次便成功了,我们虽然不能以此说明赵光义的军事能力强过赵匡胤,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认赵光义的的军事能力吧?因为赵匡胤和赵光义收复北汉的战争条件,基本是相同的,都存在辽国派军支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