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鼓石的传说

人类与石头的结缘大概要追溯到远古时期。

石头是鬼斧神工的天然古董,交融着自然与时间赋予的灵性。

在我们的印象里,石头生硬、坚韧,仿佛在经历物转星移、沧海桑田之后,依旧有着亘古不变的坦然和淡定。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石头也是千姿百态。

然而,经过工匠们奇妙双手的打造,原本有棱有角,形态各异的它们,却可以巧妙地叠落在一起,严丝合缝,平整无比,甚至形成一幅画。

但是看每一块石头,它依然各自一体,保有棱角,绝无重样。这种精湛工艺和原始材质的共存,既形成了统一性,又保有了石头的个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抱鼓石,又称门鼓、石鼓、螺鼓石,门枕石的一种,是放置于寺庙、住宅等建筑的门槛两旁之圆形石雕,可以稳固门面。

鼓面常刻有螺旋纹,故又称为螺鼓石。传说有坏人进入庙中,门鼓即会嘎嘎作响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抱鼓石是礼制建筑等级的符号象征,也是“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抱鼓石绝不脱离它主人背后的政治、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

正如吴良镛所言它“已经不仅是一种样式,而是根植于生活的深层结构,是一种居住文化的体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传古代打仗胜利归来的将军,为显耀其赫赫战功,便把战鼓置于门前,后来逐渐衍变以抱鼓石代替。

抱鼓石有击鼓、升堂、听政之意,一般只有衙门或官宦之家才可置立;其次是佛教寺庙,在民间抱鼓石有驱邪避灾的法力之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亦如沧海一粟,但人生平凡却珍贵,

正如自然界中的石一样。

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位置,山脚或山顶、江河或小溪,石头们真真切切地热爱生命,无怨无悔是地生活,从从容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给题目取名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差不多一个月没有去过博物馆了。踩着7月的尾巴,下午去首都博物馆看了2个常规展厅,5F的...
    吃节操的小花猫阅读 434评论 0 1
  • 笏石民俗 我做新妈祖,一部分内容是笏石民俗。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其实是传递中庸的情怀。民俗,贴近生活、接地气的文化...
    游荔生阅读 251评论 0 3
  • 门第石鼓 2024版《秀屿大道》,一部分内容是笏石民俗。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其实是传递中庸的情怀。民俗,贴近生活、...
    游荔生阅读 96评论 0 2
  • 门前“门墩”的讲究.... 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
    淘拍云集阅读 501评论 0 0
  • 寺庙建筑 一、寺庙朝向: 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的。只有个别的寺庙朝向特殊:如: ①杭州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
    宇宙贝贝阅读 1,88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