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中班顺利升到大班,小朋友们已经基本上熟悉了大班环境。在前几周中,我们共同制订了班级规则,重新进行了小值日生的划分,开始使用铅笔进行符号表征……
指得一说的是,在重新进行值日生划分的时候,是在与孩子共同讨论下进行的。
1.讨论与交流:
首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在一天当中哪些环节需要值日生,并且把这些作为值日生小任务进行了绘画表征,其中包含擦桌子、看洗手、看归位、扫地,还有在午睡前拉窗帘和检查鞋子整齐度的值日生。
2.值日生的前期准备:
上大班要练习孩子们的前书写能力了,因此提供小朋友名字的打印版,请小朋友自己贴在想要进行值日内容的下方;并且告诉小朋友们,当做完自己的值日内容,可以询问其他的值日生是否需要帮助;小朋友们自己绘制值日生牌。
这样做的目的:在每天值日生较多的情况下,能够每个人都有事情做;让小朋友有互相帮助的想法和作为;让小朋友们对于做哪项值日生有自主选择权,从而更愿意做值日生;自己绘制的牌子更愿意佩戴,加强小朋友们值日的积极性。
3.实施过程中:
进行两周值日生的时间,值日生们的表现如何呢?
有些小朋友能够特别主动的进行值日,比如毛毛,她是拉窗帘的值日生,在午检时会第一个到达午检的地方,并跟老师说:“我是拉窗帘的值日生”,特别主动地给大家拉窗帘;有些小值日生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能够进行值日,比如:果果小朋友在同伴的提醒下,帮大家摆放并收取纸巾盒;还有些小朋友由于自己吃饭了较慢,无法很快的到达自己想要值日的岗位上,比如:小禾是看洗手漱口的值日生,但是她吃饭较慢,总是最后几个吃完,因此到达岗位的时候已经只剩几个人需要她来检查了。
4.鼓励与改进:
针对小朋友们值日的情况,在一次午餐后统一进行了一次餐后活动。
在活动中,鼓励了那些能够主动进行值日的小朋友和特别认真值日的小朋友,并请她们说了说自己是如何做到的。小朋友们提到了关键性的一点:心里想着自己是值日生,赶紧想到自己的岗位上。这一点也恰巧是一些不能到岗位上的小朋友所欠缺的。随后我们在运用交流的方式来帮助其他不能快速到岗位的、不记得自己是周几值日的小朋友,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小小值日生们理清的思路。
观察了两天值日生改进后的做法,有了小进步。比如小禾在一天值日的时候,午餐前洗手排队的时候自己说着:我今天是值日生。在吃饭的时候能够稍微加快速度,到达岗位的时间变早了。
教师总结:
一日活动皆课程,小小值日生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是维护环境的主人,给予幼儿最大限度的自由选择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带领幼儿发现闪光点、困难点,在幼儿交流与讨论中解答幼儿困惑,支持幼儿更好的进行活动。在改进反思中,恰恰也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
小小的活动,大大的教育内涵,我是教师,亦是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