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时代,我们以“学霸”为榜样。
我记得我上高中时,第一个同桌,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入学第一次期中考试,他就拿了个总分年级第一,而我这个可怜的娃,仅拿到了区区300多的排名(全年级1000多人)。
15岁的我,多少已经懂得了“竞争”的含义,骨子里那“不服输”的劲儿,就在那时被激活起来了。
那时他就是我的榜样。我在心里默默发誓要追上他,后来经过一番努力,确实卓有成效,高考考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
2
大学里,我混了一个叫“辩论队”的社团。我很喜欢辩论这项活动,因为它能开拓我的思维,让我认识世界的方式变得更多。
但是当时我们院,辩论赛打得不是很好,在大型的校级比赛中,很难进入四强。当时辩论圈有几个风云人物,长得又帅又美,辩论打得一级棒,经常摘得“最佳辩手”的殊荣。
我很羡慕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博学多知、条理清晰、思维敏捷、气场强大、出口成章。
于是我开始“逼”自己,去向榜样学习,去看更多人文方面的书(那些虽然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书),去不断训练自己的口才和台风,去变得更加直率,在更多人面前勇敢展示自己。
现在看来,我做得还不错。
3
毕业之后,我对榜样的定义标准有了一些改变。
我发现校园外的生活,远不是成绩、成就、证书、殊荣那么简单的组合。它的面更广,内涵更丰富。
我有喜欢的明星,因为他很真,很正能量,我失落的时候一听他的歌,立刻满血复活。
我有喜欢的作家,他们都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成功者,在互联网的大浪潮里,他们运用各种自媒体的手段,向人们分享、传递他们的价值观,还有一些过去的失败和现在的成功经验。
我发现,厉害的人太多了。这些厉害的人,他们自带光环,共同特质不外乎几个:认清自己想干的,放弃自己犹豫的,有颗不断进取的心,善于沟通合作,与人为善。
我开始盯着他们,因为我也想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地靠近自己想要的未来。
背单词打卡、写作、健身运动,在各大平台去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平淡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些小兴趣而变得多了几丝光彩。
只是哎,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了别人的榜样?
4
在豆瓣小组、微信群,或是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小乐趣,想利用高科技把自己的moments记录下,设想某天乌发变成了青丝、皱纹爬满了双颊,自己能恬静地躺在舒服的沙发上,用指尖在手机屏上来回滑动,看流逝的时间背后,弹出的却是你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的成长记录。
没想到,这原本只是一个人的记录和分享,却一不小心,被别人关注。
他们的留言可能是这样的:
突然,你就不敢懈怠了。
5
以前可能是你在坚持做一件事,也就是你想做的事情,没有那么多原因,也没有那么同伴,但你就一直在做——就像你的偶像在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样。兴趣的内驱力让你乐在其中。
可互联网的魔力让你改变:你,不再是一个人。
你开始明白,你现在的一举一动,在影响着别人——很可能会带着他们朝一个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你怎么敢懈怠?
成为别人的榜样后,压力瞬间扑面而来——除了收获到人类最原始最内在的满足感自豪感之外。
但感谢这股压力,推着你成为更好的人,不让那些认可你的人失望,能带给他们更多正面的意义。
6
人活在世上,需要做两件事情。
需要榜样,需要成为别人的榜样。
前者保证自己永远进步,后者让自己明白活着的意义——可能除了做好自己,还肩负着一点儿社会责任。
愿我们都能成为推动这个社会良性发展的一份子。
原创文章,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简信联系作者授权。谢谢大家。
许冰
正直少女,走心文字。
多视角解读生活,陪你战胜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