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意思是: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不如别人,只要他在某一方面略强,那么,在这个方面,他就可以作为老师教别人。
如今,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互联网时代,以教为学仍是提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01
什么是以教为学
以教为学,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
如果把教学这件事,想象成知识从高势能向低势能转化的过程,那么老师的角色,只要是站在较高的那个小山坡上的人即可,不一定非要是泰山、衡山才可以。
这种说法,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说法不谋而合。
02
以教为学的价值
教别人,表面上是知识输出,其实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还有额外的三个价值:
①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自己明白,但是给别人讲不清楚,其原因是有些我们以为知道的知识,其实并不知道。
为了给别人讲清楚,我们就会逼着自己主动探索,想明白问题。
②能够强化记忆和认识。
教别人的过程,能够强化记忆神经链,能够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而且在教别人时,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记得读高中时,班级一名学霸,不论谁请教他,他都乐于教别人,从不认为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他认为,教别人是在巩固知识,并能获得新的启发。
这就是在践行“以教为学”,它能够强化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认识。
③针对别人的疑问、质疑和新想法,能增强对知识的认识深度。
在教别人的过程中,针对别人的疑问、质疑和新的想法,总会让"为师者"发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从而增强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以教为学,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对自己也大有裨益,是一种双赢思维。
03
如何做好"以教为学”
在实施以教为学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双赢,有两个问题非常值得注意:
①备足课,才能游刃有余
在教别人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课备足,才能在教别人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如何备足课呢?
首先,要根据内容,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籍等,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理顺弄清。
其次,要能完整构建知识的框架体系。
教别人,不是单纯地教,要把教学当作一次全面提升、拓展自己相关知识领域的机会。
②角色置换,关注反对的声音
在教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成为“老师"的角色,会把自己放在应该“正确"的位置上,找很多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让自己讲的道理,看起来更合理。
但是,为了让我们教给别人的知识或道理,能够真正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我们需要进行角色置换,需要关注反对的声音。
弄清楚角色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观点、疑问或质疑,直面客观对待反对的声音,有利于我们的知识或道理,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和更深刻。
③寻找以教为学的机会
只要你愿意以教为学,机会很多,如:
把今天文章中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同事听;
组建一个学习微信群,定期给大家分享你的心得;
主动要求在一些沙龙里分享或者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写文章。
做好以上几点,可以让以教为学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