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先生5月23日,在统编语文四至六年级教材培训班上发表《语文课改读书为本》的讲话。他说针对教材使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备课相关问题,讲八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他说 “立德树人”如何做?八个字:整体渗透,润物无声。不是贴标签,也不是穿靴戴帽。也不完全是政治的需要,要把它作为教学的目标。
既然要作为教学目标,我们先从教学目标确定依据上看理解。我们教学中,常常会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我们的依据有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标准》,这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二是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三是我们所要授课的对象,即学生的学情。从这三个方面我们来确定平时教学的目标。那在统编教材的使用中,温儒敏先生,首先告诉老师们,对于教材内容教学中确定的“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并且还告诉大家我们完成这一目标的方法与路径是:“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我们先来看看“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由“立德”“树人”两个概念,经常意为修立圣人之德,培植品学兼优之人。 “立德”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晋国大臣范宣子与鲁国大夫叔孙豹讨论何为“死而不朽”的问题时,叔孙豹指出:“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著名的三不朽命题。意指一个人如果在德业、功业、言论任何一个方面有所建树,疾病过去久远,也不会被废弃,是为不朽,而立德为最高层次。
一个人的成长,从德行来看,要有高尚情操,要有美好的品德,这是我们当下语文教学的目标。唐代孔颖达解释道:“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在他看来,立德即树圣人之德,创制他人可以效法的德目和规范。广而施之,既可惠及社会,又可泽及未来。我们不难发现“立德”是不仅是关系到个人,而是关系到国家,关系到发展的话题。
再看 “树人”语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里把“树人”与“树木”相比较,突出“树人”的长期性、任务的艰巨性。唐代房玄龄注曰:“树人,谓济我而立之。”《尔雅·释言》解释“济”的含义为“渡也”“成也”“益也”。“树人”即“助益于人,使之成人”之意。 由此看,我们语文老师身上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
温儒敏先生说:统编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有整体构思。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备课时,应当对整个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单元结构,特别是人文主题的安排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对每册,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要了然于心。 什么叫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
语文课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分属两个不同的课程,它们相互交融又各有不同,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去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就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浸润,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文化的熏陶,感受智者、仁者的思想,获得审美享受,修为我们的品性。
温儒敏先生说:现在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外加的空话、套话、大话,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也难于走心。 大词很重要,是对成年人的。把大词变为儿童能理解的词,要下一番心思。
我理解这里所说的“大词”、“空话”“套话”“大话”多指那些脱离实际的口号式的不切实际、不接地气的语言表达,也是指给人物、事件不加理解感悟,只是贴标签式的说教。如果语文学习没有了学生可感的语言文字,却少了想象与联想,却少了思辨的分析与推理,语文就会变成冷面的“公式”。学生也就不会有鲜活的语言。
温儒敏先生说:立德树人,不只是完成政治的要求,而是教学目标,要为培养正常的人而奋斗。 不一定每一课的教案都要写上“立德树人”的字条,它应该是处处渗透的,不一定专门去讲,它已经在起作用。总之,立德树人,应该是润物无声。 主要是培养: 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 现在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外加的空话、套话、大话,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也难于走心。
特别欣赏“走心”这个词语,但凡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走心”,我们做的就会比他人认真一点儿、细致一点儿、精准一点儿、也就务实一点儿……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我们不是不要形式,我们追求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真实的统一、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