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理论架构性很强的书,普及教育心理学中的知识盲点;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书,用丰富详实的案例做导引;当然,书中有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转变过于唐突,叙事风格和口吻有时偶有突变。
审辨同龄人的这本书,钦佩于齐鲁师范学院副教授,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洁老师的勤奋、多思的视角,由浅入深地讲析,尤其是课堂生成的流程讲析,深度挖掘,透彻恰切!
所举事例以语文学科为主,兼顾其他学科,是一本探究课堂师生生命生成的好书!特别是散见于书中的语文学科授课的小技巧值得归纳整理和提炼:
1、要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提纲挈领。例如:有人说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是否同意?立春之日,丈夫夭折;孟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这样的“主问题”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主问题”的魅力在于:整体阅读、多角度理解、选点突破、优化活动、精细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充分、积累丰富等。妙哉这一问!
“主问题”的设计意义在于:独立阅读、掌握规律、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2、授课中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中作者“愧怍”的深层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无法消除的隔阂,社会平等观的建立。这在高中的授课中就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语言的冷静内敛的风格--叙述平淡却充满情感张力。而在初中的授课中则要适度引申挖掘。
3、借鉴名家课堂。例如余映潮老师的《故乡》一课:说说闰土的外貌形象、习惯、衣着、年龄;然后从他的变化、经历、命运来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把碎片化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例如讲《前赤壁赋》时不阅读相关的十几篇文章是无法开讲的。基于大量的阅读与借鉴就可以一点点向深度学习靠近了。
书中铺排的教育理论知识比比皆是:
1、结构化学习:是指学生学习时在目标、过程上有明确的结构和流程的系统学习,是从系统的角度学习知识,置知识于系统之中,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学习知识的规律,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结构化学习顺应着学习内容的整体融合,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引领学生进入一种自由自在、自主自悟与自信自强的自然学习状态。
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结构化。思维导图是有效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学习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展开。
2、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利用先行组织者教学就是告诉教师,在新授课之前,可以使用学生所熟知的知识、语言或表达方式先行提供一些引导性材料,使新知识通过引导性材料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有机联系。
比如在古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呈现先行组织者: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古汉语字词的一般方法:一词多义、古字同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呈现学习内容;运用教学策略:学生先自主学习,找出例词,小组讨论后汇报;巩固与迁移新知识:教师给予补充和适当强调。
3、学习的内驱力: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指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真理的追求。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把学习仅仅当作一种手段,通过学习去追求学校情境中的地位、荣誉或者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而附属内驱力是指希望获得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
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考查学生真正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真正的学习是学生自己学会并领会到位。学生思维主动才是真正的主动。
4、常用的思维方法:分析思维法、综合思维法、归纳思维法、形象思维法、抽象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等。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真正的课堂是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是培养思考能力的训练场。
5、“主体间性”:主张群体性,主张对话关系,更注重民主、平等关系,实现主体间性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促进。
教师作为学习者团体中的平等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弘扬师生双方的主体精神是教学的必然价值追求。把学生教成了老师,就达到教育的一种新境界。
有了前面理论的铺设和导引,就有了实操的架构。
本真教育,起篇就说真话。必须警惕的课堂乱象在我的课上何尝不曾存在?课不是上给别人看的,而是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的学习解决问题。掩卷深思,鞭策自我,也需要秉承“本真至善,立己达人”的宗旨精心打造自己的课堂。还孩子以生命本真的东西-----生机勃勃、丰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