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3~5岁这段时间,我被送到外婆家生活。外婆家在宜兴张渚镇的一个小山村里,村子被一条大河环绕着,进出都是靠渡船。
摆渡的是个中年女人,大家唤她“红永嫂”。
早晨,外婆牵着我的手去河对岸的集市,走到渡口,渡船空空的拴在岸边,随着波浪摇晃着。外婆把双手拢在嘴边,拉长调子朝河对岸喊:“红永嫂哎~~~”女人就从对岸那间低矮的小屋里走出来,长手长脚,拎着一只竹篙飞奔过来,大脚板落在河堤上咚咚地响。
有一次大约是端午时节,我跟着外婆去她家里,是河岸边的那间低矮的茅草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间和辛弃疾的《清平乐》里一样的小茅屋,在宽阔的大河边显得那么贫穷和窘迫。
屋子里很黑,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灶台上方有个小窗,阳光从那里射进来,却仿佛被屋里的黑暗吸了去,再也照不透。
她家也生了三个儿子,一家子全靠渡船为生,难怪贫穷至此。她给了我一个咸鸭蛋,我拿到外面仔细看,鸭蛋是莹白色的,很大个,敲开来吃,蛋黄里有油流出来。
多年以后我再次听说她,却是她的死讯。渡船是村里的,摆渡的差事也是村里照顾她家的,微薄的收入却也引得人眼红要抢。气愤之下,她一时冲动,投河身亡。
她半辈子都在这条河上度过,临了也把这条河当作了最终的归宿。
“寻梦,撑一支长篙……”徐志摩撑一支长篙去寻梦;红永嫂撑一支长篙养活一大家子人。
渡船是她半辈子的依靠,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是她不知道,后来河上修建了桥,渡船被废弃在河边,再也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