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未婚先yun,做了单身母亲;结束了一段毫无结果的暧昧关系,还丢掉了工作……经历了无数磕磕绊绊,也曾经失落迷茫,但亚历桑德拉·艾尔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你:
“风雨过后,真理之光总会穿透云朵,照亮世界。我们都可以自我疗愈,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这是《每一个你都灿若星辰》的作者亚历桑德拉·艾尔的亲身经历。在屡遭挫败的人生路上,她通过心理治疗和撰写日记的方式实现了自我疗愈,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心理健康顾问,在全世界各地组织讲习和静修活动。
这本《福布斯》、《时尚芭莎》采访报道,入选《纽约时报》“平安喜乐”礼物榜单,CNN“2021年40种令人愉悦的好物”的自我疗愈“心灵圣经”,在Amazon、Twitter Facebook等各大网站好评如潮。
1、善于改变,抚慰伤痛
毕淑敏说:“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重大的焦灼和忧虑。”
亚历桑德拉.艾尔在22岁生日的那个夏天,丢掉自己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这是她原本以为可以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工作,因为在此之前,她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
对她来说,找份工作、凡事汇报、打卡上班下班、耗费生命的事情都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但是因为有了小孩,她必须做出让步。
她被同事们直接发邮件但是又没有屏蔽她的情况下被讨论炒鱿鱼;一边上班还一边做手工首饰补贴家用;最后的一份工作是在被主管的讥讽打击下主动辞职了。
这些一连串的挫败感,让她焦虑万分,但是她没有迷失自己。当她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时,她开始全心全意投入写作,证明了自己可以走出舒适区,可以迎接新的生活。
辞职两个月后,她收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发过来的邮件,邀请她去做一场讲座,给出的报酬比以往任何一笔报酬都要高。
至此,她迎来了作家,导师,演说家的生涯。关于那些无尽的痛苦,她通过精神导师的朋友明白了,只要活着,就永远无法消除曾经的痛苦,只有抚慰伤痛,尝试与自己对话,与自己和解。因为苦难属于过去,也终将过去。
2、自我认可,自我蜕变
亚历桑德拉二十二岁那年,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自我认可。
所以她结束了一段根本没有确认关系的暧昧。那是亲戚介绍的,她对他一见钟情。她有太多次风尘仆仆地开车几个小时去他的住处,幻想着每一次见面,他都能爱自己多一点。但事实上,这只是亚历桑德拉的一厢情愿。
曾经的她,终日为了找到一个人来填补自己的缺失而奔忙,结果却渐渐丧失了聆听自我,信任自我的能力。
“自我认可让我学会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我的人生,我要自己做主,别人没有义务去约我,配合我,这是我自己要做的功课。”
由于对自己的认可,她开始挖掘自身的潜力。当自己变得强大的时候,她发现很多东西都变了。她的态度、人生观、理想和圈子……正因为那反省又孤独的一年,她摒弃了原来的自己,实现了完美的蜕变。
《牧⽺少年奇幻之旅》有一句经典名言:“当你想做⼀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当我们真正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总会找到办法,遵从内心的想法,去付出行动,总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这也对应了心理学上的梦想法则,就是指一个人只要内心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且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
3、接受现实,学会放下
季羡林在面对专访,总结自己一生时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整的一生。然而,从古至今,海内海外,百分之百完整的一生是没有的。不完整的才是一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不断地追逐,不能接受现实,亦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整,而导致人生处在无限焦虑中,背负沉重的包袱,也失去了理性的判断。
亚历桑德拉·艾拉在听外婆讲诉她的人生故事,以及自己对妈妈人生的了解,她仿佛看到了老天对她们全家人下了一个魔咒,外婆、妈妈、还有自己都是花一样的年龄生了小孩,成了单亲妈妈独自抚养小孩。
在她意识到这个问题所在时,她发现想要打破魔咒,只有接受现实。即使这个包袱是自己孩子长大后甩过来的,也不必承受。
学会正视无法改变的现实,才能拔出长在心头的毒草,才有能力走出貌似无法打破的心灵创伤魔咒。沉默、隔绝都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分散我们的精力,成为我们追逐爱、理解、和归属道路上的绊脚石。
学会放下,才能卸下包袱,才能去拥抱更好的的人生。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败和无知而痛恨自己,哪怕同样错误又犯了也没有关系,这些都是成长路上的代价,是在给以后的成功添砖加瓦。
4、写在最后
玛雅·安吉罗曾经说过:“你要按自己的意志生活。”无论怎么样,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改变有信心,要坚信我们能够创造理想的生活。吃一堑长一智,哪怕摔得灰头土脸也要坚持不懈。
《每一个你都灿若星辰》就像混沌中的一缕曙光,温暖且治愈,赐予了我们自我关爱的无限勇气。十八岁的单亲黑人妈妈,用自我疗愈和持之以恒地努力,终于成功逆袭。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们一定要为风雨后的人生做好准备,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