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窄门》有感

窄门,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很窄的门,与宽相对。

小说中,是通过沃蒂埃牧师说出来的:

“你们要努力挤进窄门”“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这位牧师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女主人公阿莉莎的母亲的养父,也就是小说中男主人公杰罗姆的舅妈布科林。也许就是这位母亲是阿莉莎最终选择走向窄门的最关键因素。

这位牧师,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温和、谨慎、朴实无华,对阴谋诡计毫无招架之力,对恶人完全束手无策——善良的人总是容易被人利用。

沃蒂埃牧师夫妇当初没有孩子时,收养了被遗弃或失去父母后的布科林。布科林长大后无疑是美艳的、迷人的,但性情“古怪”。杰罗姆小时就知道舅妈发过病,但是母亲却说是假的,是装腔作势。而杰罗姆有一次偷跑去看阿莉莎时,听到女仆又说舅妈发病了。这次杰罗姆亲眼看到了舅妈的“发病”:与一位军官在调情。

阿莉莎却躲在黑暗的小屋里,痛苦地哭得浑身颤抖,并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更不想让她的爸爸知道。也就在这一刻,杰罗姆爱上了恐惧、痛苦和被生活折磨的阿莉莎。没多久,阿莉莎的母亲就私奔了。

母亲的私奔,可以想像得出此时的阿莉莎有多难过、伤心。杰罗姆与阿莉莎再次相见,就是在教堂里,沃蒂埃牧师有意用基督的作为默祷词:“你们要努力挤进窄门”。我想可能就是这时,阿莉莎对窄门有了特殊的感受。

阿莉莎在杰罗姆看来,容貌上,阿莉莎是长得很像她的母亲布科林,那也是美的出奇,尤其是眼神,流露出一种充满激情的疑问,带着怀疑的眼神。最主要的是她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使得杰罗姆愿意与她相伴。

母亲与他人的调情以及私奔,是阿莉莎感情上经历的最痛苦的事情,也许这就是导致她虽然深爱着杰罗姆,却选择走上窄门的最关键的因素。

阿莉莎也是敏感多疑的。杰罗姆总是玩时与朱丽叶和罗伯尔为伴,而交谈时则与阿莉莎为伴。阿莉莎也很到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在杰罗姆与朱丽叶一次在小树林的谈话,这次谈话被阿莉莎听到了。多疑的性子很容易让她自我牺牲,何况阿莉莎又知道妹妹朱丽叶也爱着杰罗姆,甚至决定成全杰罗姆和朱丽叶。而且杰罗姆还和朱丽叶拥抱了,虽然并不是想像的意味。

我想,正是杰罗姆在与阿莉莎零星的相见、相谈中,多疑的阿莉莎越来越痛苦,越痛苦越爱,才最终导致一步步背离杰罗姆越来越远,走进窄门,成了她的执念。为了所爱的人,不懈努力:死亡反而能使人更加亲近,让生前分离的人更加亲近。

杰罗姆是阿莉莎,十二岁就失去了父亲,一直生活母亲和母亲的挚友身边,这两位女性温柔又忧伤。杰罗姆与阿莉莎在阿莉莎眼中杰罗姆是那么地出类拔粹,她愿意为他牲牺。

其实我觉得杰罗姆对阿莉莎的了解,还没有朱丽叶更了解阿莉莎多些。


《窄门》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而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很难进窄门的。

所以,我也像大多数人一样,读了《窄门》刚开始是不太理解阿莉莎的,是那么爱杰罗姆,家里人也都赞同,连他们之间的朱丽叶,也排除掉了障碍,还是如此纠结。爱一个人有那么矫情吗?信仰有那么重要吗?

童年的经历有时需要一生去治愈,仔细阅读 《窄门》,阿莉莎的这种执念,也是有因可寻的。可能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可怜的阿莉莎,最后应该也是很后悔吧,但是又不想亵渎主。


我突然醒悟过来,我望着空荡荡的房间墙壁,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快点吧,我想现在就死去,免得自己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仍然是孤身一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