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本人是一名大一学生,想从事IT行业的工作,有出国留学的意愿,因此想在大学的这四年里尽可能提高个人的英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这些常规的内容。我学习英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准备考试来让自己的简历更好看,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日常的学习需要每天都和英语接触,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如GitHub,都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因此,学好英语对于我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我的想法
无论出于是为了达到能和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的水平,还是提高自己英语水平以应对各种考试的目的,我对英语这门语言都十分的感兴趣,我也有信心学好这门语言。
我决定从今天开始记录我每天学习英语的过程和收获,一来是为了给自己个人更多学习英语的动力,二来学习日志也能在我回顾学过的知识时有着很大的帮助,三来学习日志也是我探索适合我的英语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参考。
我认为英语的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这些能力综合的体现,我也一直认为,掌握理论固然重要,但是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行合一。对于英语的各方面能力的练习,我参考网上的理论,又综合个人的教育经历和实际经历,提出以下未来可能一段时间内适用的方法。
听
听,听什么,怎么听?
听领导人物公众演讲,为什么?语料的选择是你能看了基本上都能懂的材料。我推荐使用领导人物的发言。能代表一个国家演讲的首先不可否认英语水平不会差,其次因为演讲的对象是公众,所以对于英语水平的要求不会太苛刻,同时为了照顾非英语母语的国家,演讲人会适当放慢语速。
那怎么听?听五遍。先听一遍原速的演讲,尽可能记录下你能听到的东西,然后放慢视频播放倍速,比如0.5~0.75(这视乎这段音频的难度),在原有笔记的基础上添砖加瓦。第三遍,将视频倍速加快,比如1.5~1.75,继续添砖加瓦。第四遍,继续将视频倍速加快,这时主要来印证自己在上一次听到的一些语音细节。在最后一遍的原速播放中,检查听写是否正确,语法是否正确。
这是我从网上慕课参考而来的方法。
说
身处于非英语环境中,日常生活中会用到英语的机会十分少。但那并不代表不能说,只是难以实现交流,当然如果有交流的机会肯定要把握住。一开始,说,本就是一件模仿的事。我打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会去模仿别人的口型,语音语调,借助工具对比,进行相应的调整。
读
阅读,多看,多想,多做。阅读需要词汇量,这也意味着它能很好地增长你的词汇量。不需要太多,每天保持足够阅读量即可。读什么,读英文原著,这里我推荐一款app:英语读书,里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难度,而且里面的资源都是免费的,种类也很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除了英文原著,我还会每天阅读牛津高阶词典。词典是一门语言的高度总结,就像是一个大纲,读词典是一种提升英语能力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写
我推荐使用翻译来锻炼自己写的能力,翻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写这个能力,翻译有以汉译英和以英译汉。以英译汉的材料,有两个好处,第一,无需你对某个话题有深入的了解,材料都是现成的,这也意味着你可以积累话题;第二,反复使用,反复回忆,增强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以汉译英的材料,一般能被选为被翻译的材料质量都会比较高,很适合将其啃透,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积累好的表达。检查可是一个好习惯。
当然也不能完全依赖于翻译材料,我们也要自己根据自己的认知组织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将自己的积累都用上。这样才是比较好的消化方式。
我的目标
对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迟早都要在四级和六级考场走一遭,六级成绩比较重要,它对考研、出国留学还有找工作都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参考价值,当然雅思、托福这些考试参考的意义和权威性更大。我的大一主要是去适应大学校园的生活,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考四级,准备六级,规划好自己未来的人生。据我所知,大二学习压力会较大一大很多,专业课的开设,无论是在课程安排还是课程难度都比较不友好,还要去准备六级考试,而且大二有去参加大创做项目的想法,大二给我的感觉会比较充实。所以我想在大三备考雅思、托福,如果可能我会选择参加交换生项目,大四实习。
这些都是我的一些个人想法,如果你从中有什么收获,我会感到荣幸,如果你有你的想法,可以和我说说。
201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