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派英语对英语学习的再认识

易学派英语对英语学习的再认识

一、母语学习和应用回顾

学习和应用语言就是学习用语音描述情景或者将语音还原成情景。

二、母语学习对英语学习的启发

对母语学习和应用过程的梳理和切片式分析,有助于我们对英语学习的内容、方式、过程认识更明确,训练有的放矢。

1、英语学习的根本(听和说)是“语音”。记忆语音不是靠大脑,是靠耳腔和口腔肌肉,本质是训练耳腔肌肉对声音的敏感度、分辨度和口腔肌肉熟练控制特定声音的技巧和能力(类比:唱歌、相声等)。


进一步的语言学习(读和写)是对语音符号的记录,即“文字”。记忆“文字书写”不是靠大脑,是靠手臂肌肉,本质是训练手臂肌肉熟练控制特定动作的技巧和能力(类比:跳舞、打太极等)。因而英语学习本质是技能训练。一是控制语音的技能,二是记录语音的技能。

2、英语学习的方式是通过强化训练和刻意练习,建立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次数越多,难度越大。比如写作,宏观上看,从要表达的情景到书写至少需要三次条件反射的学习;有时候,一次大的条件反射里面还包含了诸多小的条件反射,比如:从“情景到语音”的条件反射中其实还包含了情景片段(语义)到语音片段、语音到语序、语序到语速、语速到语感等多个小的条件反射。

3、英语学习的过程:建模  重复训练  模仿  创造性表达


1)建模

建模是建立语言模型的过程。语言模型是指“情景和对应的语音表达”的组合,建模就是建立这种组合的过程。它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模型,就没有模仿对象,训练就无从谈起。

建模的过程需要根据要表达的情景,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考虑语言的“语义”、“语序”,是一个不断尝试、修改、自反馈学习的过程。“建模型”不是“背(诵)模型”,它包含了一个整体布局、局部建构、全局整合的“建”的过程。建立语言模型的过程本质是训练英语思维的过程。

建模需要三个要素:①必须事先知道要表达的情景;

②必须有可参照的标准;


③必须经过尝试性操作和修改(调整)训练;

语言建模的方式:

一是“听”。对于简单的语言模型,通过“听”就可以完成模型的建立,初期的语言学习,都是通过“听”建立语言模型的;

二是“拼”。对于复杂的语言模型,通常需要参照标准模型,从“词”到“句”、从“句”到“篇”反复尝试“拼接”和修改,才能准确掌握其内在的语言规则,完成语言模型的建立。


2)重复训练

重复训练的目的是熟练掌握语言模型,训练的主要任务是“语速”和“语感”。对语言模型的掌握必须建立在肌肉记忆的基础上,能达到在没有记忆支撑的情况下脱口而出。

3)模仿

模仿是人的天性,只要模型熟练掌握,模仿变的轻松简单。

4)创造性表达

熟练应用语言自由表达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