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五,而我们这儿的习俗是安排在七月十四。
这是小时候最害怕的中国传统节日了,没有之一。原因很明了,因为这个节日的另一个名称就是“鬼节”。
回忆起小时候,每当七月十四来临,特别是到了晚上,是万万不敢出门的,连着晚上睡觉也是胆战心惊,用被子蒙过头,仿佛凡是被子覆盖好的地方就是被金刚伏魔圈妥善保护的地方,妖魔鬼怪造次不了。
当然,这些幼稚的行为只是在小时候会上演了。慢慢的长大后,“鬼节”带来的害怕和恐惧已经悄然与自己和解了。现在想想,小时候为什么就那么害怕七月十四呢?也许是对死亡、对“鬼”的恐惧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方领悟,“鬼”活着的时候,亦是别人的至亲,其死后,生命体征消失了,身体也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灵魂去往了远方。所以,我们所害怕的“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相见又见不到的人。
这样想来,这个节日也就不那么阴森恐怖了,它变得有温度起来。在这个节日里,后人通过各种传统习俗祭奠,缅怀先人,表达哀思。同时,这个节日也告诫着活着的世人们,好好生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