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观影——聊斋志异(0101-0110)

0101.考城隍

连做梦都是到阴间参加科举。

我姐夫的祖父宋焘先生,是县里的秀才。一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忽然看见一个官差拿着官府文书,牵着一匹额上生有白毛的马走上前来,说:“请先生去参加考试。”宋先生问:“主考的学政老爷没有来,怎么能突然举行考试呢?”官差并不回答,只是一再催促他起程。宋先生只好支撑着骑上马跟他去了,觉得所走的道路都十分陌生。不久,他们便来到一个城市,像是帝王居住的城市。一会儿,他们进了一座官府,但见宫殿十分巍峨壮丽。大堂上坐着十几个官员,这些人宋先生大都不认识,只知道其中一个是关羽关壮缪。堂下殿檐前放有几案、坐墩各两个,已经先有一个秀才坐在了下首,宋先生便挨着他坐下。每张桌子上都放着纸和笔。一会儿,殿堂上飞下一张写有题目的卷子来。宋先生一看,上面写着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他们俩写完文章后,便把答卷呈交到殿上。宋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有心去做好事,虽然是做了好事,但不应给他奖励;不是故意地做坏事,虽然做了坏事,也可以不给他处罚。”殿上各位官员一边传看一边不住地称赞。于是便把宋先生召上殿来,对他说:“河南那个地方缺一位城隍,你去担任这个职务很合适。”宋先生这才恍然大悟,一边叩头一边哭着说:“我蒙此重任,怎么敢推辞呢?但家中老母已经七十多岁了,无人奉养。请允许老母死了以后,再来听从调用。”堂上一个帝王模样的人,立即命令查看宋母的寿数。一个留着长胡须的官员,拿着记载人寿数的册子翻阅了一遍,说:“宋母还有阳寿九年。”各位官员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关圣帝君说:“不妨让那个姓张的秀才先代理九年,然后再让他去接任。”于是帝王模样的人对宋先生说:“本应让你立即上任,现在念你有仁孝之心,给你九年的假期。到时再召你前来。”接着又对张秀才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两位秀才叩头谢恩,一起走下了殿堂。张秀才握着宋先生的手,一直把他送到郊外,并自我介绍说是长山人,姓张,又送给宋先生一首诗作临别留念,但宋先生把诗中大部分词句都忘掉了,只记得中间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两句。

宋先生上马后,便告别而去。他回到家中,就好像是从一场大梦中突然醒来一样。其时他已经死去三天了。宋母听见棺材里有呻吟声,急忙把他扶出来,过了半天,宋先生才能说出话来。他派人去长山打听,果然有个姓张的秀才,在那天死去了。过了九年,宋母真的去世了。宋先生将母亲安葬完毕,自己洗浴料理后进了屋子里就死了。宋先生的岳父家住在城中的西门里,这天忽然看见宋先生骑着装饰华美的骏马,身后跟随着许多车马仆役,进了内堂,向他拜别离去。全家人都很惊疑,不知道宋先生已经成了神。宋先生的岳父派人跑到宋先生的家乡去打听消息,才知道宋先生已经死了。

宋先生曾写有自己的小传,可惜经过战乱没有保存下来,这里记述的只是个大略情况。

0102.耳中人

练打坐练的走火入魔。

谭晋玄,是县学里的生员。他十分崇信气功养生之术,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都坚持练功,从不间断。这样练了几个月以后,自己感到似乎有所收获。有一天,他正在盘腿打坐的时候,忽然听见耳朵中有苍蝇叫一样的细语声,说:“可以出来了。”可是他一睁开眼睛,却又听不见了。等再闭上眼调养呼吸,就又听见同样的声音。他以为自己所炼的内丹就要大功告成了,心中暗暗高兴。从此后,他每次盘坐都能听到那说话声。于是想等到再有说话声时,自己应答一下看会如何。一天,他又听到了耳中的说话声,就轻声答道:“可以出来了。”不一会儿,他就觉得耳朵里又痛又痒,像是有东西出来了。斜眼偷偷一看,见有个三寸左右的小人儿,面目狰狞丑恶得像夜叉一样,在地上转来转去。他心里暗自吃惊,便暂且凝神注视着小人儿看他有什么变化。忽然有个邻居来借东西,敲着门呼喊他。小人儿听见了叩门声,十分惊慌,绕着屋子转起了圈儿,就像是一只找不到洞口的老鼠。这时,谭晋玄觉得神魂都出了窍儿,迷迷糊糊地再也不知道小人儿到哪里去了。从此他便得了癫狂病,不停地号叫,服药医治了半年多,才逐渐有了好转。

0103.尸变

诈尸的惊悚鬼故事。

阳信县有一个老头儿,是蔡店村的人。住的村子离县城有五六里路,老头儿和儿子开了一家临路的旅店,留宿过往的商人。有几个赶车的人,来来往往贩运货物,时常住在老头儿的客店里。一天黄昏时分,四个车夫一起来到店里投宿,但是老头儿家的客舍已经住满了客人。四个人想不出别的办法来,就坚持请店主想办法接待他们住下。老头儿想了想,想到了一处住所,但又怕不合客人的心意。客人们说:“现在只求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下就可以了,哪还能挑挑拣拣呢。”当时,老头儿的儿媳妇刚刚死去,尸体正停放在屋子里,老头儿的儿子外出购买做棺材的木料,还没有回来。老头儿想到那间当灵堂的屋子很寂静,就带着客人穿街过巷往那里去了。

进了房间,只见木桌上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桌子后面是挂在灵床上的帷幛,一床纸被盖在死者身上。再看卧室,里屋有一张连在一起的大通铺。四个人旅途中一路奔波,困乏得非常厉害,躺下不一会儿就鼾声四起了。只有一个客人还在似睡非睡之间,忽然听到灵床上发出“嚓嚓”的声音。他急忙睁开眼睛,这时灵床前的灯光把四周照得十分清楚:只见那个女尸已经揭开身上的纸被坐了起来,不一会儿下了床,慢慢地走进了卧室。那女尸的面容是淡黄色的,额头上系着一块生绢。她接近床前俯下身来,逐一对睡着的三个客人吹气。没入睡的那个客人惊恐万分,害怕女尸吹到自己,便偷偷地拉上被子蒙住头,屏住呼吸听女尸的动静。没过多久,女尸果然走了过来,像对其他客人一样地朝他吹气。那个客人感觉到女尸走出了卧室,不一会儿,就听到了纸被发出的声音。他把头探出来偷看,只见女尸如同原来一样僵卧在那里。他非常恐惧,不敢出声,偷偷地用脚蹬那几个旅伴,但他们都一动不动。他左思右想,无计可施,心想不如穿上衣服逃出去吧。他坐起来刚要穿衣服,那“嚓嚓”的声音又响起来了。他害怕了,又躺下身来,把头缩在被子里。他觉得女尸又来到了他跟前,连续向他吹了好几次气才离开。不一会儿,他听见灵床又发出了响动,知道是女尸又躺在灵床上了。于是他就从被子底下慢慢地伸出手来,找到裤子,急忙穿上,光着脚跑了出去。女尸也坐了起来,像要追逐客人。但等到她离开灵床边的帷幛时,客人已经打开房门逃了出去。女尸在后面跑着追来。客人一边奔跑一边喊叫,但村里却没有一个人被惊醒。他本想去敲店主的家门,又怕跑慢了被女尸追上。于是就朝着去往县城的路拼命奔跑起来。跑到了城东郊,他望见一座寺庙,还听见了里面敲打木鱼的声音,就急忙去敲庙门。寺中的僧人对他不正常的举动感到惊讶,不肯马上开门让他进去。正在这时,女尸已经到了,离他身后只有一尺来远。客人更加害怕着急了。寺庙门外有棵白杨树,树干有四五尺粗,客人就躲在树后面,女尸扑到右边,他就躲到左边,女尸扑到左边,他就躲到右边。女尸更加恼怒,但是双方都渐渐地疲乏了。女尸停下来站立在那里。客人浑身冒汗、上气不接下气,躲藏在树后。突然,女尸猛然向前扑来,伸出两只胳膊,从树干两侧伸过手来抓他。客人惊吓得跌倒在地上。女尸抓不到他,就抱着树干渐渐僵硬了。

寺里的僧人偷偷地听了很长时间,听到没有声音了,才慢慢走了出来。他看见客人倒在地上,用灯烛一照,像是死了,但是心口还微微地有些热气。于是僧人把客人背进了庙里,经过一夜,客人才苏醒过来。道人给他喝了点儿热水,问起事情的缘由,客人就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这时候,晨钟已经响过,借着拂晓的迷蒙天色,道人去察看白杨树,果然看见一具女僵尸。僧人大为惊骇,便报告给了知县。知县亲自前来勘验,让人把女尸的手从树上拉下来,但是那手抓得太牢了,怎么也掰不动。仔细察看,原来女尸左右两手的四根手指像钩子一样地蜷曲着,连同指甲深深地嵌进了树干里。知县又让好几个人一起上去用力拔,才把女尸从树上拔下来。只见女尸手指头在树上抓下的洞就像凿子打出的孔穴一样。知县派差役去老头儿家探听情况,那里正因为女尸不见、客人暴死而乱作一团。差役向老头儿说明了缘故,老头儿就跟随差役前往,把女尸抬回了家。客人哭着对知县说:“我们四个人是一块儿出来的,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回去,这事情怎么能让乡里人相信呢?”知县于是给他写了一份证明文书,赠给他一些东西让他回去了。

0104.喷水

《聊斋志异》开篇几个故事都是血腥恐怖故事,难道是为了迷惑书籍审核人员,令其认为本书是《鬼故事会》?

莱阳人宋玉叔先生做某部属官的时候,租住的宅子很是荒僻。一天夜里,两个丫环陪宋先生的老母亲住在厅上,忽然听见院子里有“扑扑”的响声,好像是裁缝往衣服上喷水的声音。宋母催促丫环起来察看,丫环在窗户纸上抠了个小洞偷偷往外看,只见一个老太太,身材矮小,驼着背,白发如同扫帚,头上戴着一个发髻,大约有二尺来长。老太太围着院子转圈儿走,像鹤那样一耸一耸地大步急行,一边走一边喷水,喷出的水无穷无尽。丫环非常吃惊,回来告诉了宋母。宋母听后也惊恐地起了床,由两个丫环搀扶着来到窗下一块儿往外看。院里的老太太突然逼近窗前,直冲着窗棂喷水,窗纸被水冲破了,屋里的三个人全都跌倒在地上,但这些情况家里的人还都不知道。

天已经亮了,家人都聚在一起,敲这里的门却无人应答,这才惊慌起来。等撬开门进去一看,只见一主二仆,并排死在房间里。其中一个丫环的胸口还有些热气,就扶起她来给她喝水,过了一个时辰丫环才苏醒过来,于是把她所看见的都说了出来。宋先生赶到后,痛不欲生。他仔细查找那老妇人消失的地方,在那里挖了三尺多深,才渐渐露出了白发,再继续挖掘就挖出了一具尸体,正是丫环所说的那个模样,脸面肥肿像个活人。宋先生命令家人痛打尸体,只见骨肉顿时破烂,皮肤里全都是清水。

0105.瞳人语

劝诫非礼勿视的故事,极力描写目盲的痛苦。

长安有个书生,名叫方栋,很有些才华和名气,但是为人很轻佻不守规矩。每次外出在路上遇见出来游玩的女子,就轻薄地尾随着人家。一年清明节前的一天,他信步走到了城郊,看见一辆小车,上面挂着红色的车帘和绣花的帷幔,几个青衣丫环骑着马慢慢跟随在车子后面。其中有一个丫环,骑着一匹小马,容貌异常秀美。方栋稍稍靠上前去偷看,只见车帘大开,里面坐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姑娘,盛妆打扮,分外艳丽,更是他有生以来未曾见过的美人儿。方栋只觉得眼花缭乱,心神难控,便恋恋不舍地追着看那个姑娘,一会儿赶在车前,一会儿又落在车后,跟着跑了好几里路。忽然间听到车内的姑娘把丫环叫到了车边,对她说:“给我把车帘儿放下。哪里来的轻狂小子,老是来偷看!”丫环于是放下车帘,怒气冲冲地对方栋说:“这是芙蓉城七郎子的新娘,要回娘家探视,不是一般庄户人家的媳妇,岂能随便叫你这秀才乱看!”说完这话,就从车辙沟里抓了一把土朝方栋扬了过去。

方栋的眼睛顿时被眯住了,睁也睁不开。等他揉揉眼睛再看时,车马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又惊又疑地回到家里,觉得眼睛总是不舒服。请人翻开眼皮察看,只见眼珠上长出了小膜。过了一夜以后,眼睛更加难受,眼泪簌簌地流个不停。眼里的小膜逐渐变大了,几天之内变得有铜钱那么厚,右眼珠上长起一个螺旋状的膜块,什么药都治不了。方栋懊丧气闷得要死,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心中很是后悔。听人说念《光明经》可以消灾解难,便拿来一卷经文,请人教他背诵。刚开始时,虽然诵着经,但心中还是觉得烦躁不安,可时间长了,便渐渐地安定下来。从此早晚无事,他就坐在那里盘腿捻着佛珠诵经。坚持了一年以后,方栋觉得万般杂念都排除干净了。有一天,他突然听见左眼里有像蚊蝇叫似的声音,说:“黑漆漆的,真是受不了了!”右眼里有个声音应声说道:“咱们可以一块儿自由自在地游逛一下,出出心里的闷气。”这时,方栋渐渐觉得两个鼻孔里像有虫子爬动一样地痒了起来,似乎有个什么东西从里面爬出来,离开鼻孔出去了。过了很长时间,那东西又回来了,仍旧从鼻孔爬进到眼眶里。又听见说:“这些日子没去花园看看了,珍珠兰怎么就都枯死了!”方栋平素很喜欢芬芳的兰花,所以在园子里种植了许多兰花,常常亲自去浇水培育,但自从双目失明以后,很久都没再过问它们了。他忽然听到这番话,就急忙问妻子:“为什么让兰花憔悴枯死了?”妻子追问他自己怎么知道兰花枯死了,方栋就把这其中的原因告诉了妻子。妻子立刻到园中去验证,兰花果然枯萎了。妻子觉得这件事儿非常奇怪,就静静地躲在屋子里等待那东西出现。一会儿,看见有两个小人儿从方栋的鼻孔里爬了出来,还没有豆粒大,竟然“嘤嘤”地叫着出了门,越走越远,也看不清到哪儿去了。过了一会儿,两个小人儿又手拉着手回来了,飞到了方栋的脸上,就像蜜蜂、蚂蚁回巢穴一样。这种情况连续出现了两三天。方栋又听见左眼里的小人儿说:“出去的这个隧道弯弯曲曲,来往实在不方便,不如咱们自己打通一扇门。”右眼里的小人儿应声说道:“挡着我的墙壁很厚,很不容易打通。”左眼的小人儿说:“我先试着打开一扇门,要是能打通道路,就和你一块儿用吧。”于是,方栋觉得左眼眶里隐隐地作痛,好像是被抓裂了一样。过了好一阵子,他睁开眼睛一看,竟然清清楚楚地看见了屋里的桌椅摆设。方栋欣喜地告诉了妻子。妻子仔细地端详他的眼睛,只见那层膜上破开了一个小洞,黑眼睛荧荧闪动,才露出半个花椒那么大的一点儿。过了一夜,左眼里的厚膜全部消失了。仔细一观察,里面竟有两个瞳仁,但是右眼里的螺旋膜还是和以前一样,他这才知道两个瞳仁里的小人儿合住在一个眼眶里了。方栋虽然瞎了一只眼,但比有两只眼睛的人看得还清楚。从此方栋更加注意检点约束自己的行为,同乡里的人都称赞他品行高尚。

异史氏说:乡里有一个读书人,有一天同两位朋友走在路上,远远地望见一个少妇骑着毛驴走在他们前面。他便用戏弄的腔调说:“有位美人儿啊!”又回过头来对两位朋友说:“追上她!”于是,三人一块儿嬉笑着奔上前去。不一会儿追到了,才发现是他自己的儿媳妇。于是他内心羞愧,垂头丧气,默默地不再说什么了。他的朋友却假装不知道,还用很下流的话对那少妇评头品足。这读书人十分难堪,结结巴巴地说:“这是我家大儿子的媳妇。”两位朋友这才偷偷发笑,就此作罢。轻薄的人往往会自取侮辱,真是可笑的事啊!至于方栋眯眼失明,却是鬼神给他的惨重报应。那个芙蓉城主,不知是哪路神仙,难道是菩萨的化身吗?然而瞳仁里的小人儿为方栋活生生除去眼上的厚膜,说明鬼神虽然严厉,又何尝不许人悔过自新呢!

0106.画壁

灵魂进入壁画的故事。

江西人孟龙潭和一个姓朱的举人一同客居在京城里。有一天,他们俩偶然走进了一座寺庙,寺庙里面的殿宇和僧房都不怎么宽敞,只有一个老和尚暂时投宿在那里。老和尚见到有客人进来,便整理了衣服前往迎接,领着他们到庙中各处游览。佛殿中央有一座高僧宝志的塑像,两边的墙壁上绘着精致神妙的壁画,画里的人物一个个都栩栩如生。东侧墙上画着一群散花的天女,其中有一位披发少女,手里拿着一朵花在微笑,樱桃小口好像要张开说话,含情脉脉的眼睛仿佛流波四溢。

朱举人对少女注目了很久,不知不觉间神魂飘荡,恍恍惚惚地陷入了想入非非的凝思当中。忽然,他的身子飘飘飞起,如同腾云驾雾一样,就飞到了墙壁上。只见殿堂楼阁重重叠叠,不像是人间世界。一个老和尚正在高座上讲说佛经,有许多身穿僧衣的和尚围着老和尚听讲。朱举人也站在这些人当中。过了一会儿,觉得好像有人暗暗地拉他的衣襟。他回头一看,正是那个披发少女,朝他莞尔一笑便转身离开了。朱举人就抬脚跟了上去。走过一段曲折的长廊,看见少女走进了一间小屋子,朱举人欲行又止地不敢往前走了。那个少女回过头来,举着手中的花朵,远远地招呼他,朱举人于是就快步跟着少女走进了小屋。小屋里寂静无人,他就上前拥抱少女,那少女也不怎么抗拒,于是二人就像夫妻那样地恩爱了一番。事情完了之后,少女关上屋门出去了,临走嘱咐朱举人不要咳嗽出声。到了夜晚,少女又来了。这样过了两天。

女伴们发觉了这件事儿,一起搜寻到了朱举人,对少女开玩笑说:“你肚子里的小孩都已经这么大了,还想披散着头发装大姑娘吗?”于是她们一块儿拿来发簪和耳环,催促她梳成妇人的发髻。少女羞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一个女伴说:“姐姐妹妹们,咱们可不要老待在这儿,会惹人家不高兴的。”女伴们就嬉笑着都离开了。朱举人再看那少女,只见她头上梳着高耸如云的发髻,上面插着低垂的凤钗,比披发的时候更加美艳迷人了。他看四下无人,便慢慢地又和少女亲热起来,只觉得一种兰草、麝香般的香气沁入了心脾。二人正在如胶似漆、快乐不已的时候,忽然间听到了急促高亢的皮靴声和铿锵作响的绳索声,接着就是一片人声嘈杂的喧嚷。少女听到声音吃惊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和朱举人一齐偷偷地往外看,只见一个身穿金甲的使者,面色漆黑,提着锁链,拿着大锤,天女们围着他站着。使者问:“人全都到了吗?”天女们回答说:“已经全到了。”使者说:“如果有谁窝藏了下界凡人,大家要马上举报,不要自找麻烦。”天女们又齐声回答说:“没有。”那使者转过身子像老雕一样地四处环顾,好像要搜查似的。少女非常害怕,脸色吓得如同死灰一样,慌慌张张地对朱举人说:“你赶快藏到床下去。”她打开墙上的小门,匆匆忙忙地逃走了。朱举人趴在床下,一口大气也不敢出。过了一会儿,只听得皮靴的声音渐渐到了房里,然后又走了出去。没过多久,外面杂乱喧哗的声音渐渐远去了,朱举人的心里这才稍觉安稳,但是门外总是有来来往往说话的人。朱举人局促不安地躲藏了很久,觉得耳边像是有蝉在鸣叫,眼前直冒金星,那情形实在无法忍受。但他也只好静静地等待那少女回来,竟然再也记不起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

这时,孟龙潭在大殿里,转眼间不见了朱举人,就惊疑地向老和尚询问。老和尚笑着说:“他听讲经说法去了。”孟龙潭问:“在哪里呢?”老和尚回答说:“就在不远处。”过了一会儿,老和尚用手指弹了弹墙壁,高声叫道:“朱施主,怎么远游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这时,就看见壁画上现出了朱举人的画像,正静静地站立着,侧着耳好像听见了什么似的。老和尚又叫了声说:“你的游伴等你已经很久了。”于是,朱举人就从墙壁上飘飘然地飞了下来,灰心丧气,目瞪口呆,手脚发软地立在那里。孟龙潭大吃一惊,慢慢地问他,才知道原来朱举人正趴在床下,忽然听到了一阵惊雷似的敲击声,所以走出房外来刚要看看,就回到了人世。大家一块儿再去看那个壁画上的拈花少女,只见她头上已经高高地盘起了发髻,不再是披发少女了。朱举人惊愕地向老和尚行礼,并向他请教这件事情的原因。老和尚笑着说:“幻觉本是由人的心里产生出来的,我这个和尚怎么能知道。”朱举人这时胸中郁闷,百思不得其解。孟龙潭听后暗自惊叹,惶恐不安。两人于是起身告辞,一级级下了台阶从庙中走了出来。

异史氏说:一切幻觉都是由人心自己生出来的,这像是有道之人说的话啊。人有了淫荡的心思,就会生出淫秽的情境;有了轻慢的心思,就会生出恐怖的情境。菩萨为了点化愚昧的人,让他历尽种种的幻境,这些幻境本都是从人自己的心里生出来的。法师心怀慈悲,苦心劝谕,可惜愚昧之人听了法师的话之后却不能大彻大悟,去山林修行。

0107.山魈

凶恶的山鬼故事。

孙太白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件怪事:他的曾祖父在南山柳沟寺读书。有一年秋天,麦收时节回家中探望,过了十多天才返回寺里。他回到寺院打开书斋的房门,只见书案上落满了灰尘,窗户上布满了蜘蛛网。他就叫仆人来清扫房间,一直干到晚上,才觉得清爽干净,可以坐下来了。于是,他打开行李铺好被褥,关上房门躺下休息。这时,月光已经洒满窗户。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很长时间都没有睡着,四下里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忽然,他听到“呼呼”地刮起一阵大风,寺院的大门猛地发出一声巨响。他心中暗想,一定是寺里的和尚忘记关门了。正在猜想着,就听得风渐渐地刮到了他的住房门前。不一会儿,房门自动打开了。他心中非常疑惑,还没等想明白,风声已经进了屋,又听见有“铿铿”的穿着靴子的脚步声,逐渐靠近了卧室门。他心里开始恐惧起来。接着,卧室门给打开了,他急忙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大鬼正弯腰挤进房里来,迅速地站到了他的床前。大鬼挺起腰来,个头与房梁一般高,脸面好似熟透的南瓜皮色,两眼忽闪忽闪地转来转去,满屋子里四下察看,张开的大嘴有盆那么大,几颗疏疏落落的牙齿有三寸来长,舌头一翻动,喉咙里发出“呼哧呼哧”的响声,震得四壁都有“嗡嗡”的回响声。他害怕到了极点,又想到自己和大鬼仅仅有一尺左右的距离,势必逃脱不出去,不如乘机拼命刺杀它。于是,他暗暗抽出压在枕头下的佩刀,突然拔出猛砍一刀,正好砍在大鬼的肚子上,发出了碰击石盆似的声音。大鬼被激怒了,伸出巨爪来抓他,他稍稍向后一缩,大鬼抓住了被子,揪扯着被子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他随着被子给摔在了地上,趴在地上大声呼叫起来。家人们拿着灯火一齐跑了过来,只见房门像原先一样紧闭着,就打开窗子跳了进去。一见主人的情状,家人们都吓了一大跳。把他扶上床后,孙太白的曾祖才慢慢地说出刚才所发生的一切。大家一齐去察看,只见被子夹在卧室的门缝里。打开门再用灯照着一看,只见上面有个和簸箕一样大的爪印,五指抓着的地方都给穿透了。天亮后,孙太白的曾祖不敢再留在那里,背着书箱回家去了。后来,再找寺里的和尚打听,都说并没有再发生过什么怪事儿。

0108.咬鬼

鬼压床的故事。

沈麟生说:他的朋友某老翁,夏日里睡午觉,正在朦朦胧胧的时候,看见一个女子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女子头上裹着白布,身上穿着丧服,径直向里屋走去了。老翁猜测是邻居的妇人来拜访自己的妻子,又转念一想,这女子为什么穿着丧服突然闯到别人家来?正在猜疑不定而惶恐的时候,那个女子已经出来了。老翁仔细一看,女子年纪大约有三十多岁,面色黄肿,眉头紧皱,神情令人害怕。女子踱来踱去不离开,慢慢地逼近了老翁的睡床。老翁便假装睡着了,偷偷地看她要怎么样。没多会儿,那女子提起衣裙爬上床,压在了老翁的肚子上,好像有几千斤重。老翁心里虽然什么都清楚,但一抬手,手像被捆住了一样;一动腿,腿也像是瘫了似的。他急忙张口呼救,却又苦于发不出声音。那个女子用嘴来嗅老翁的脸,从颧骨、鼻子、眉毛到额头几乎嗅了个遍。老翁只觉得她的嘴冷得像冰一样,带着一阵阵寒气直渗到骨头里去。在窘迫焦急之中,老翁想到了一个计策,准备等她嗅到脸的下部时,乘机用嘴咬她。一会儿,女子果然嗅到脸颊边儿来了,老翁乘势用力一口咬住了她的颧骨处,牙齿都陷进肉里去了。那女子痛得抬起身子来,一边挣扎一边尖叫。老翁仍不肯松口,更加用力地咬。只觉得血液从脸颊上不住地流下来,把枕头边都淋湿了。正在苦苦相持的时候,老翁忽然听到院子里有他妻子的声音,就急忙呼叫有鬼。他刚一松口,那女子已经轻飘飘地逃走了。等到老翁的妻子进屋来,什么都没看到,就笑他是做了噩梦说胡话。老翁详细地讲述了这件怪事,并说有血迹可以作证。两人一起察看,见床上枕边像屋子漏了雨水似的,全给血水浸透了。老翁俯下身子一闻,极为腥臭,于是大口呕吐起来。直到过了好几天以后,他嘴里还留有馀臭。

0109.捉狐

有位孙姓的老翁,是我的亲家清服的伯父,向来有胆量。有一天,他白天躺在床上歇息,突然感到好像有个什么东西爬上了床,于是觉得身体摇摇晃晃地像是腾云驾雾一般。他暗想,是不是遇上了作怪的狐狸精?偷偷一看,有个和猫一般大的东西,黄毛绿嘴,正从他脚边蠕动着慢慢往前爬,好像是怕把他惊醒似的。那东西小心翼翼地爬上了他的身体,碰着他的脚,脚就发麻,碰着他的大腿,大腿就发软。等到刚爬到他的肚子,孙老翁突然坐起来,用手一按抓住了它,紧握住了它的脖子。那东西急声嘶鸣,一时间却无法挣脱。孙老翁急忙叫来老伴,用带子捆住它的腰。于是,他用手抓牢带子的两端,笑着说:“听说你善于变化,现在我盯着你,看你怎么变。”他话音刚落,那东西忽然紧缩起了肚子,把肚子缩得像个细管子,差一点儿逃出去。孙老翁大吃一惊,急忙用力捆紧它。这时,它又把肚子鼓起来,肚子变得有碗口那么粗,十分坚硬,带子根本勒不进去。孙老翁稍有松懈,那东西又是一缩。孙老翁怕它逃掉,就叫老伴赶紧杀了它。老伴慌慌忙忙地四处乱看,不知道刀放在什么地方。孙老翁把脸转向左边,示意放刀的地方。等到他回过头来,却见带子像个空环儿一般攥在手中,那东西已经无影无踪了。

0110.荍中怪

怪物的惊悚故事。

长山县有个姓安的老头儿,平素喜欢干农活儿。一年秋天种的荞麦熟了,收割完毕后就堆放在田陇边上。当时邻近村子里有偷庄稼的,安老头儿因此让长工们乘着月光连夜把庄稼装车运往场上。等他们装车回去,他独自留下来巡逻,头枕着长矛在露天地里休息。他两眼刚刚闭上,忽然听到有人踩着荞麦根发出“咔咔”声。他心里怀疑是来了偷庄稼的,急忙抬头察看,只见一个一丈多高的大鬼,长着红红的头发,乱蓬蓬的胡子,离自己已经很近了。老头儿大吃一惊,顾不上想别的,猛地纵身跃起,对着那鬼狠命一刺。鬼发出一声打雷般的嚎叫后就消失了。老头儿怕鬼再来,就扛着长矛往家走。他在半路上碰见了前来的长工们,告诉了他们刚才所看到的一切,并且劝他们不要再去了,但长工们都半信半疑。过了一天,大家正在场上晾晒荍麦,忽然听见半空中有响声,安老头儿吓得大喊道:“鬼来了!”撒腿就跑,众人也跟着他奔跑。过了一会儿,大家又聚集在了一起,老头儿让大家多准备些弓箭,以防大鬼再来。第二天,鬼果然又来了。大家数箭齐发,那鬼惊怕地逃走了。这以后有两三天竟没有再来。荞麦打完后收进了谷仓中,场上满是杂乱的麦秸,老头儿让长工们收拾起来堆成麦秸垛,自己亲自爬上去用脚把它踏实,麦秸垛离地有几尺高。忽然,他远望空中又大声惊呼:“鬼来了!”众人急忙去找弓箭,但这时大鬼已经扑向了老头儿,将他扑倒,咬掉他的前额就逃走了。长工们爬上麦垛顶一看,老头儿的头上被咬去了巴掌大的一块额骨,已经昏迷不省人事。大家急忙把他背到家里,不久就死了。以后,那个鬼再也没有出现。不知究竟是什么妖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366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521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689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25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4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27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47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4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20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90评论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27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12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71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42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88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66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