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篮子里。––《圣经.箴言》25:11
当发现或感到对话氛围不够安全时,人们往往选择沉默或暴力的方式退出对话。如果想要在对话中和对方随心所欲的讨论问题,就需要保证安全的对话氛围。因此,在对话过程中如果能及时发现安全危机,暂停对话并积极修复和营造对话的安全氛围,使双方重新返回对话。
下面教大家如何修复对话的安全氛围。
首先,建立对话安全感的第一个条件是共同目的。当双方都感到对话是朝着一个共同的目的、目标努力时,这个对话才能有理由进行下去。可以说共同目的是对话的启动因素。是建立对话安全氛围的第一条件。因此,在关键对话中要努力关注共同目的出现的危机信号,即对话是否偏离了共同的对话目的。其实很简单,当共同目的出现危机时,往往双方会发生争执、相互指责、沉默或老调重弹等问题。当这些信号出现时,我们就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动机,是否真正的关注到对方利益,如果要想顺利完成对话,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此时,你可以询问自己“从心开始”的问题,帮助我们需求共性,重新返回对话。
我希望对话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其次,相互尊重是对话持续的因素。诚然,没有共同的目的,对话无法启动。但当人们感到对方不尊重自己时,对话也会戛然而止。因此,如果使对话持续,相互尊重也同等重要的因素。因此,你在对话中应当关注尊重感出现危机的信号,期中情绪变化是一个关键线索。当人们感到不受尊重时,往往会非常情绪化,从恐惧到愤怒,然后会采用生闷气、骂骂咧咧、大声咆哮或语言威胁等方式应对。此时,可以问问自己:
对方觉得我是否尊重他们?
你能尊重不愿意尊重的人吗?
有些人会担心,在某些场合和某些人对话时,永远也没办法营造共同目的和相互尊重的氛围。例如,如果对方让你感到失望、讨厌,事事只顾自己,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做?如果这种情况重复出现,对于如此不敏感和自私的人,该怎么去尊重他们呢? 其实,对话还是可以继续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想办法尊重对方最基本的人性。实际上,对话中尊重感的丧失,通常是因为我们认为对方和自己不同的两种人。如果,我们把对方看成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这种感受自然会消失。我们要做的是努力理解对方,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对此,有人利用祷告的方式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上帝,请宽恕那些与我犯下不同罪行的人。”当我们认识到人人都有缺点时,就比较容易想办法尊重对方了。做到这一点 即使最讨厌的人,我们也能找到和他们的相似或共同点。
第三,暂停对话后该怎么做
发现对话不安全的氛围信号出现时,应该暂停对话,重新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使对话继续。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主要有三种非常有效的应对技巧。
1.道歉
2.对比说明
3.创建共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