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得知Rudi是从Hamish Guthrie老师那儿,他俩同为安省学生辩论联盟(The Ontario Student Debating Union)理事,Rudi从法学院毕业后做了多年律师,突然在2012年放弃法律界大好前(钱)途,专职投入中学生辩论培训。
近年来,Rudi的学生在地区级,省级和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辩论赛上屡屡夺冠,迄今为止,已经有6名学生被选入国家队,数十名学生凭借辩论特长升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藤校。在多伦多,报名Rudi Lof辩论课的waitlist甚至比他上课的class list还要长的时候,曾有学生专门从Halifax周末打飞的到多伦多来上Rudi Lof的辩论课。
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给Rudi带来的成就感远远胜于在法庭上打赢官司。谈起辩论,他总是满怀激情,执着认为辩论是培养和锻炼批判性思维的最佳方式。
1. 为什么辩论是培养和锻炼批判性思维的最佳方式?
关于批判性思维,朋友圈里的大V张军教授有段精辟的论述,“批判性思维的重点是追问再追问,反思再反思,否定再否定,直到无可追问,无可反思,无可否定,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增进认知。 ”
Rudi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不谋而合: 追问,反思,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生活中,职场上,人和人之间难免会产生冲突和异议,如果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待问题,从而理解对方观点的来龙去脉,就没有办法真正说服对方。
举例来说,谈论税收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的赞同富人多纳税,为社会做贡献。但深入思考,站在富人立场来看,结论可能就会截然相反。就中学生而言,对纳税无法感同身受,所以Rudi在教学中会引导他们通过类比来思考:学生玛丽,努力学习,考试100分,现在让她的分数匀一点给考试不及格的汤姆,玛丽会愿意吗?这对她公平吗?如果这样不公平的话,为什么向富人多征税是公平的呢?
再切换到汤姆,他之所以成绩不佳,也许不是因为主观不努力,而是单亲家庭,入不敷出,课后时间都去打工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大学录取,对玛丽和汤姆基于同样的考核标准,公平吗?
辩论让孩子跳出思维定式和学校象牙塔,站在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立场,通过否定,追问,反思,类比,接触思考社会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精准表达,在辩论过程中,跟不同观点撞击, 获得不同视角来深入问题本质, 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Rudi的众多得意门生中,8年级就进了国家队,荣获多项全国冠军被哈佛提前录取的Dasha Metropolitansky最为星光熠熠 。( Dasha非常幸运,在校师从Hamish Guthrie老师,校外跟随Rudi训练,遇到加拿大最好的两位辩论老师,难怪成绩斐然。)
2. 横扫各大辩论赛事,被哈佛提前录取,她是怎么做到的?
Rudi指导Dasha多年,对Dasha以下三点特质尤为赞赏:
第一点:认真。Dasha自七年级起就全心投入辩论。即便多年来各种荣誉加身,每次上课是依然非常认真,注意力高度集中,两小时内即不会喝水更不会中途离开去洗手间, 她把每次课堂模拟都当作正式比赛来认真对待。
第二点:用心听取反馈。辩论是一项团体运动,即有队员配合,又有对手激烈对抗。辩论练习和实战中,无论队友助攻,还是对手反击,以及赛后教练点评都是汲取反馈的最佳机会。Dasha家住Oakville, 周末赶到多伦多来上Rudi的课,不仅为名师指导,更希望能跟高水平的同伴练习。Dasha对点滴反馈都用心听取, 这么多年来,她是Rudi所教过的学生中唯一一个同样错误绝不犯第二次的学生。
第三点:善于总结,不断提高。学习辩论初始阶段,学生进步会相对明显。但随着水平提高,往往会陷入瓶颈。而Dasha是如何突破瓶颈,不断进步的呢?每次辩论赛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总结。通过在纸上复盘,反复琢磨如何提高。Dasha闲暇时间喜欢观看大学生辩论赛视频,边看边做笔记,她甚至会把这整场赛事里,每场正反方的观点如何撞击(clash)都总结出来,试图琢磨出其中的共同规律。
Rudi毫不讳言的说,是Dasha这样的学生让他成为更好的老师, 所谓教学相长,的确如此。
3. 为什么每个孩子都应该尝试辩论?
首先辩论培养的是全方位的综合能力, 除了批判性思维培养之外,更涉及公众演讲、逻辑推理、信息搜集和分析等,而辩题往往紧扣国内国际的热点时事,在对辩题深入思辩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体系、国际视野和公民意识都得到提升。有过辩论的实战演练和比赛经历的学生,普遍比较自信,善于倾听与沟通、团队合作,心理抗压和临场应变的能力也强。
其次,辩论有助于课业成绩的提高。辩论是一项高强度的智力运动,不仅讲求思考速度,更讲求思考质量。长期参加辩论,接受快速深入思考和精准表达的训练,对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裨益,无疑也有助于课业快速高质完成。
最后,辩论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自信心的塑造。Rudi本人就是最好的例证,他思路敏捷,有理有据的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又能理解对方出发点,在沟通中能立刻指出问题的要害, 却又不咄咄逼人,是智商情商双高的典型。
Rudi不止一次的提到过他的一个朋友,性格内向,中学时代参加过辩论,但是表现平平,从没有拿到任何名次。大学毕业读了医学院,然后成为一名医生。这个医生朋友曾经跟Rudi说,虽然自己在辩论上没有天分,但是从大学一路到职场,无论是做presentation或是其他类似场合,应对都游刃有余,而且他还发现自己比90%的人都做的更好。
而这一切, 都只源于中学时代的那段看似乏善可陈的辩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