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当然” 不如“求真务实”
读《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有感
周末一早花了近三个小时慢慢地品读了由李家成教授、王娟、陈忠贤、印婷婷、陈静合作(以下称“李教授研究团队”)撰写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这一篇满满13页A4纸的调查报告,看得我有些入迷。近期正在整理、思考如何撰写自己的结题报告,这真的是一篇非常完美的范例。我一边阅读,一边用脑图做着批注,并试图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解读这一份调查报告。
一、对比分析中解读调查报告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每一年都要写课题结题报告,特意拿出了自己去年写的《班主任如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财经素养的学习研究报告》,进行对比分析阅读,真的是觉得自己是小学生水平了。从文章的结构来看,李教授研究团队的文章逻辑合理,层次分明:
从全文来看,文章在研究主题的选择上就基于一个普遍性现状的了解,当然也有地域的独特性,上海这个大都市,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研究的过程真实且科学,我们可以看到多少课题的研究是闭门造车、虚假成功?研究的思考是具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而自己写的《班主任如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财经素养的学习研究报告》就显得不那么严谨与规范了。
班主任如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财经素养的学习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二、乡村自然资源的现况与内涵
(一)乡村自然资源的现况描述
(二)乡村自然资源的内涵
三、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一)学生财经素养的内涵
(二)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路径与方法
四、培养财经素养活动中的议题呈现
(一)浪费与多元利用的选择
(二)服从与自主策划的抉择
(三)「盲目」与「针对」教育的应用
五、活动后的问卷分析与讨论
(一)对蔬菜的生长周期所知有限。
(二)对蔬菜的用途仅限于营养价值的应用
(三)种植蔬菜的首选是最常见的
(四)对蔬菜的活动建议丰富且多元
六、问卷后生发的假期生态文明教育体验
(一)单一与丰富的对话
(二)粗略与细致的差异
(三)普遍与独特的对话
(四)个人与团队的差别
七、生态教育的体验实践
(一)从品尝到种植的历程
(二)从不知到了解的转变
(三)从想象到实证的应用
(四)从生态到财经的转化
八、自然资源转化为财经素养的学习实践成效
(一)自然资源转化財经素养的情形
(二)自然资源转化财经素养的实践成效
九、结论
从整体来看,我的文章更像是材料的堆砌,而少了科学且有价值的思考与分析。从细节来看,文章里的文字精准到位,就注释就高达58处,足见研究团队对文稿的撰写前期准备及过程中研究的充分。
而我最感兴趣的对“研究问题”针对性设计也是非常值得学习。李教授的研究团队根据研究主题聚焦两个问题——“进城务工随迁子妇家长的教育理解与教育期待状态是怎样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的教育参与与现状是怎样的?”——进行设计,正如李教授常说的:我们的问卷中的问题设计应该聚焦主题,研究什么就问什么,怎么问?如何问?……都是需要思考的。这让我记得9月底,设计丰收节主题活动时设计的问卷问题:
一份问卷关系着我们可以获取什么样的真实信息,问卷设计有问题,最后呈现的文稿也会偏离正确的研究方向,这便是基础。一篇好的文章是经得起百遍读的,一篇好的文章是有着丰富的学习价值的。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感受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
而本文不仅让我对研究报告的写法上有了新的思考,更能明确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教育参与是家校有效合作的催生剂。
今年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刚入学报到当天,我便进行了家庭情况的调查,到今天除了整理了家长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其他信息还未曾去整理。我的问卷主要分成了三个部分:基本信息、学前教育信息、家庭教育信息三个部分。
(一)关于家长学历的了解
当然我们不能从受教育程度上来分析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但这对于之后的数据呈现上,可以做一个对比的分析,不同的受教育程度是否会有所差异。
(二)关于孩子学前教育情况的了解
关于孩子是否有独立的学习空间。有72.92%的家长表示孩子有独立的学习空间,还有25%表示没有自己房间,但有自己的学习空间。看得出班级中的孩子是拥有相对良好的学习空间的。
而在“由谁照顾孩子”的问题上,有54.71%孩子由父母照顾,主要以妈妈占主导,相对于隔代来照顾孩子,父母的参与会更有利于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当然隔代教育也有着自身的优势。
而在家中孩子大多会做些什么呢?在37.5%的孩子喜欢玩玩具,仅14.56%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从这样的数据来看,父母对孩子学前的陪伴大多以陪玩为主。
在学情教育方向的问题中,我试图了解家长们对孩子的培养方向或对孩子的教育期待。非常意外的是各块的比例差距不大,相对平衡。可以看得出家长们对于兴趣的学习有着自己的选择。
(三)家庭教育认知的了解
对于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是班主任接手新班级的必须了解的。从劳动意识上有37.5的家长有主动渗透,这对于一年级的班主任来说,劳动教育与岗位责任教育就需要有所规划有所思考。(表1)而家长对孩子间矛盾的处理方式是给了我判断家长对孩子社会化生活的引导方向。
表1:孩子在家劳动情况
表2:如果您的孩子与别的小朋友闹矛盾的处理方式
(四)关于教育参与的渴望度高
在问卷中我设计了“教育孩子是您我共同的责任,班级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今后,您是否愿意主动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与协助工作呢?”几乎100%的家长表示有时间的情况下非常愿意参与。在这个问题上,我原有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教育参与并不是指必须到学校、到班级来协助老师完成工作,而应该是对于孩子而言,有效的陪伴与参与,不受地域,不受时间,不受空间所制约。
表3:是否愿意主动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与协助工作
在一项家长的教育期待,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利益,家长检查家庭作业以及参与学校活动等一些因素,均被认为与家长的教育参与有关。[1]同时,家长参与儿童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的学业表现,如学业成就、测试成绩、升学率等,还能够增进儿童的社会性学习和情感性学习,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表现,增强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并且降低儿童过失行为的发生率等。[2]
当然这只是忽略的分析与思考,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去解读小县城家长的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从而更好地推动班级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需要避免自以为的“理所当然”,从“求真务实”中寻找最合适的发展场域。
注释:
[1][2]李家成,王娟,陈忠贤,印婷婷,陈静.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