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照顾不周就容易生病,一出状况,父母这个煎熬啊,无限懊悔自己的疏忽大意。
小蝈蝈从昨晚开始发烧,最高值到39.1度,一晚上象烙煎饼一样辗转不宁。因为昨天下午在学校头被可乐瓶砸了个包,直说晃着疼,虽然没有头晕恶心的症状,妈妈也不敢大意。喝水、吃药,没有去热贴,用凉水袋给他敷。
6点多,虽然高烧,躺在爸爸妈妈中间的小伙子精神还不错,还能开会儿玩笑,爸爸问他能不能记得小时候发烧趴在爸爸肩膀上,不停地从左肩换到右肩……小伙子开始哼哼叽叽撒娇了,等他去卫生间。爸爸悄悄叮嘱妈妈:“儿子大了,生病也别太宠了,你越娇他,他越享受生病这事儿。”呵呵,胖哥无师自通呢。
朱老师讲到孩子有时候沉溺于某一件事儿无法自拔,外人常不能理解,往往就是习得性获益者。就象生病,如果因此可以获得爸爸妈妈的关爱,平时得不到或者得到较少的,一生病就能轻易获得,比如爸爸妈妈的全身心陪伴、看电视、吃零食、买玩具等等,父母想着孩子生病了,补偿心理趋动,就会超出期望的一一满足。所以,大人以为生病不是好事儿,可有些孩子就会经常性莫名其妙的感冒发烧、拉肚子……
抽血这事儿对小蝈蝈来说,就是一部血泪史。小蝈蝈一路不说话,鼓足勇气坐在静脉抽血台前,实习护士,一针扎下去没见血,慌了,又叫旁边的老护士帮忙,居然在我娃胳膊里抽出半截又调整方向扎,最后拔出来再插进去,还是不出血,小朋友虽然是男子汉,到底还是年龄小,眼泪吧嗒吧嗒地洒一路,把他带到走廊里休整。共情、鼓励、讲道理,二十多分钟后再次出征,指定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后来倒是一针见血,可是小朋友早上喝的豆浆全吐掉,血太粘稠,两个护士愣是又捏又挤,折腾半天没流出2毫升,疼痛与恐惧让孩子彻底崩溃了。被安排由护士带到一楼化验处扎手指取血。小朋友极度抗拒,甚至把妈妈也归于坏人之列,让他和姨妈通电话、和爸爸通电话,用光了妈妈带的纸巾,最后终于勉强获得了扎指尖的能量,赶在医院下班前取了血。等到结果,医生又安排他输液、还要做皮试,娃彻底不配合了,妈妈也累了。取了药,先回家。
喝了两碗白米粥,上午可能折腾累了,娃吃药很快睡着了,起来依然38.9度。杯子也不用,娃自己拿出家里吃牛肉面的大碗,倒了一大碗白开水,一气儿喝完,自己不时量体温,妈妈看着真心疼。只要不扎针,吃药很乖,甚至让妈妈去给他配苦苦的中药。
充分体会到,这种时刻,爸爸给予的力量很重要。妈妈自己就不敢打针又怕疼,妇仁之仁,传递给孩子的也是无助和担忧,反而影响到孩子更紧张,没办法舒展自己,勇敢面对。思虑过多,放大了疼痛、加剧了恐惧与紧张。
休息好,烧退了些,爸爸晚上回来,关怀的同时,也没因为娃生病就豁免了收碗的家务活儿。
只希望今天晚上,小宝贝儿能睡得安稳,妈妈这会儿好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