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要将《鬼谷子》这本书感想更完了。不禁思绪飘飞,感触连连。曾几何时,这本书因离我们生活时间太遥远,因不懂作者生活年代和古文字的行文特点一度吃力。后花费多数时间参阅搜索了先秦时期的故事、和典故,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要在今日完结,浅谈以下几点感悟。
“中经”是鬼谷子鉴人、识人和制人秘诀。主要论述的就是内动心计、外以制人的诸多方法。主张通过人的相貌来了解本性,通过人的言语来了解其原义。这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运用。
“中经”论述了七中行事原则。“见形为容,象体为貌”实际上是一种观人术,通过察言观色以摸清对方的实际情况。这种能力说起来很神秘很玄妙,但离不开勤学苦练。工作缘由,上班十五年我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练就了火眼金睛。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只要通过细心观察就能了解。人心也会通过面容反应出来。有的人看起来慈眉善目,而有的看起来凶神恶煞,所谓“相由心生”就是真实写照。
“闻声和音”,实际就是一种美言结人术,就是从言谈中找到对方的各种情况和关系,并通过交谈来求的对方信任,消除防备。这“闻声和音”也是与人结交常用的策略之一,当你在陌生环境中,与身边人不够认识,你可以观察别人的聊天内容言行举止后,找合适机会谈论彼此相互喜欢的问题,来增加熟悉和信任感。
河南遭遇水患以后,又遇到疫情侵袭,全民核酸。我们小区人数众多,第一次排队排了近六小时才做成核酸检测,通过观察做核酸监测人群,找到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孩,通过检验核酸有了默契,之后第二次和第三次核酸检测都是她看到没有人之后才喊我去做的。可见因为有同样的话题和兴趣,陌生人也会成为朋友,“闻声和音”,很重要。
“解愁斗隙”,是一种驾驭术,隔山观虎斗看,从细微环节入手,使他们有所竞争,进而获取最大收益。平时生活中,人性的善恶已经太多不害人,只求自保用这一招还是挺好的,遇事沉着冷静不慌张,静看事态发展决定后面的路如何走下去。必要时留好有利于自己的东西,不打无准备之仗。
“缀去”,就是把握背离自己的人的心态,留下余地,使之有后用。说话不说死,留下一定玄机,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有好处。这和自己看到的孙子兵法中讲的背水一战有异曲同工之妙,及时自己在事情中胜利,也要给失败一方留下一线生机,避免对方“背水一战”。
“却语”,是批驳对方言语中的漏洞,抓住对方把柄,从而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这在谈判中和辩论上常有的说法。双方辩友针对一个话题提出两种不同的理论开始辩驳,以某方出现破绽,另一方有利攻击而取胜。
“摄心”是一种收揽人心的方法,把握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采用不同方法获取对方认可和信任。平时和我的孩子们沟通,我会低下头来,走到孩子们当中,与他们同起同坐,把自己当做孩子的一员,换取孩子们对我的信任与喜爱,“摄心”这个词,我不太愿意用在孩子们身上,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比较干脆直接。
“守义”是用各种仁义道德约束他人的行为,达到摸清心态的目的。约束人用这个办法,乃至于现在各行各业都会出台各种仁义道德约束规范,就是我们俗称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这个在现代社会用的极多。
中经中的七种技巧和策略通过钻研学习,学会感悟,思考。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