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一篇内容,继续学习分享有关网络成瘾的第三部分内容
(二)7-12岁小学生
第一、透明化使用
好奇和模仿:
小学生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强,家长使用手机的习惯,孩子会充满好奇并进行模仿。
使用前说明:
家庭可以尝试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前跟孩子进行一个说明,增进孩子对父母手机使用的认同感与理解。
第二、和孩子一起制定并履行手机使用契约
培养时间观念:
学龄段并不具备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手机使用时间。
习惯的养成:
制定契约后,要坚定执行,教会孩子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进而达到控制手机使时间的目的。
第三、制定的契约和奖罚机制需具体可行
要和孩子具体商量,家长最好不要单方面的强制制定,强制执行。
第四、帮助孩子一起制定上网计划
要让孩子非常清楚的知道,2分钟看作业,接着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用多长时间,每一项都写下来,然后按着规定的时间去执行。
要让孩子知道使用时间,家长可以监督,适当的提醒。不要孩子不清楚,看看这看看那,时间一会就过去了。
(三)7-12岁小学生(小学生高年级孩子)
第一、父母跟孩子利弊分析,提升自我管理的内驱力
和孩子一起进行手机使用,网络使用的利弊分析,提升带孩子进行手机使用管理的内驱力。
内驱力铁三模型:
1.自主感:让孩子自己多做选择,父母不可过度包办。如穿衣服,选课外辅导班
2.联结感:指个体与他人之间保持联系、彼此需要的感觉。也就是父母与孩子在情感上的链接,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3.胜任感:让孩子在学习以外的东西有优越。胜任家务,兴趣特长的优势,对孩子的胜任感的培养很重要
第二、增强孩子自然联结
环境心理学家将情绪上感受到的与大自然的联系称为自然联结。和自然联结更紧密的个体会对生活更满意,体验到更多的快客和积极情感,能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培养自信心、建立积极的自我印象等。
重点:
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开阔孩子的眼界,日常生活安排的多彩,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会太差的。平时真的不必太把学习当回事,物极必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