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儿童青少年远离“网络成瘾”(一)

今日学习并分享的内容是,如何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成瘾,相关内容分四个部分来介绍,今天介绍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
第二部分:为什么孩子容易网络成瘾,哪些人更容易上瘾
第三部分:小初高不同年龄段孩子手机使用差异
第四部分:不同阶段孩子得预防方法

一、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网络成瘾?

网络新闻——令人痛心的案例

案例1:网络成瘾,厌学。

案例2:小学生网络成瘾,要跳楼

相关案例,不做分享。


手机、网络成了不少家庭的矛盾点

1.父母强制监管手机——越管孩子越偷偷玩

2.与孩子的关系——一说手机就争吵

3.孩子的模仿——孩子说玩手机是跟父母学的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网络成瘾?

七项标准:

1.耐受性:不断增加时间

2.戒断症状:断掉之后会有情绪或者身体反应。

3.渴求程度:心理会非常想。

4.冲突性:和生活或者学习、工作冲突。

5.突显性:问题比较严重。

6.情绪改变:安抚或者激怒功能。

7.复发性:多次反复

(只要不玩,就不舒服,彻底爆发)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网络成瘾?

四项标准:

1.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失去控制

2.对智能手机产生过度依赖

3.出现戒断症状

4.智能手机使用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学习、工作、身心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二、为什么孩子容易网络成瘾?

孩子日常玩手机,总是会超时间,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第一、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1.电脑、智能手机、网络的普及

2.网络游戏的流行,娱乐多元化

3.同学间的攀比:青少年意志力薄弱,热衷群体活动、易模仿、攀比。(特别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

如何抵御社会环境的诱惑?

1.对于青少年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2.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好,孩子就越不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3.当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双方存在冲突时,孩子就会在网络上寻找亲密关系或者认可,不良影响就有了可乘之机。


第二、家庭因素,家庭环境:

1.家庭环境:从小因为家长工作忙,得不到良好的照顾。

2.父母本身就是网络成瘾者

家长的教育方式:

1.家长不懂得分辨正常上网和网络成瘾(有时候孩子看手机并不是在玩游戏,也是可以适当玩得)

2.责骂或过多使用暴力,或者干脆放弃教育


第三、满足感缺失

1.满足感缺失包括学业失败、事业失败、孤独感、人际障碍等。

2.大部分网络成瘾者都经历过学业失败,体验过学业失败导致得心理空虚、缺乏自信,并长时间怀有孤独感。

3.有这些经历的人,通常会选择逃避,以此来填充自己的内心,在网络创造的虚拟世界中寻找失去的自我,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第四、基本需求缺失

1.人际疏离的社会现实使得在现实中难以满足的需求,转向虚拟世界寻求情感交流与情感宣泄。

2.不社交的人需要从私密性强的网络中寻找群体归属感。

3.陷入“人际交往失败—上网寻求慰籍—脱离现实人际关系—缺乏社交能力—人际交往失败”的恶性循环,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

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导致很多同学不和他们玩,好不容易有人和他们成为朋友,但恰巧这些同学喜欢玩游戏,他们为了和同学们玩到一起去,他们就会也让自己玩游戏,慢慢成瘾。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