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写了大概两百字,中途去做别的事,抱着侥幸的心理没有保存文字,回来时果真没有了。
今天李笑来老师更新了下周的主题《你所不曾了解的世界》。即使是生活在同样的空间里,他们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误以为只有人才会同时拥有“生命”和“灵魂”,诸如动物和植物,对于它们而言就只有“生命”,其实不是这样的。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吗?还是元认知能力吗?在老师公布答案之前,我就斗胆猜测一下吧。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生活中这样一个场景很熟悉:我们经常用微信聊天,微信图片或者表情很流行,可能我们的男女朋友会时不时抛开一张并无实际意义的图片过来,这个时候个人的反应就会不一样了。有些人会觉得很无聊,置之不理。有些人就会意识到可能是对方思念自己了。尤其是对方是个偏闷骚或者内向的人的时候。我想这是因为元认知能力的差异吧。直到今天早上,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学习这个专栏一段时间来,我有一个改变。无论是哪件事情处理得不好,我很快就能意识到自己的不妥,然后尽快找一个解决方案。尽管有时会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吸收了这么多东西,不应该有这么多欠缺的地方,想到这里会稍有沮丧,但是会很快调整过来。行动真的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刚刚好不容易憋出来的200字,不翼而飞,心里暗自不爽,但是就是不断的告诉自己:现在沮丧也没用,必须在哥嫂回来之前把今天的任务完成,等会还要从龙岗回福田,地铁上的环境不允许思考这么多。于是,我很快又重新开始打字了。
这两天和小侄女单独相处,发现她身上有很多小朋友的闪光点,教会了我一些。比如说真挚的表达感情,她很想妈妈,想得哭。于是她就发微信告诉她妈妈:妈妈,我太喜欢你了,所以我哭了。她说自己最喜欢妈妈爸爸,然后是奶奶爷爷,不喜欢姑姑。
对事情好奇。她让我帮她拼乐高,而且很热情的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她是有发挥主动性的,因为她会照着说明书上的示例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帮我找,并还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这可以看出,即使没有我帮她拼,她也是懂整个乐高原理,并有方法的。
下午在商场给她买了一副玩具射箭,回来后她在床上把其中的一条线捯饬断了,我以为她就此当废弃玩具扔掉了。她跑来问我怎么办,我相当敷衍的回答:等爸爸回来修。没想到她真的跑到抽屉里拿出一卷平时她爸爸用的比较专业的胶布把断了的线粘上去,继续研究怎么射箭。由于刚开始没完全弄明白,我选择继续敷衍她:爸爸会玩这个,等爸爸回来,你问他。没想到她给我出了个主意:姑姑,你到网上搜一下,看下怎么射箭。我没办法推脱随便百度下图片,自己大概看了几秒钟,于是小侄女自己又边看图片,边研究自己的箭。后来都搞明白了之后,我继续用手机写字,她跑到面前告诉我:姑姑,我研究出了一种新的玩法,和你告诉我的不一样,你快给我拍个小视频,我要发给妈妈。
小姑娘很聪明,很主动积极的让自己变得好玩一点。基本上所有的小事都是自己搞定,虽然也偶有情绪,但她会把情绪和不如意说出来,而且很快就过去。短短两天,她教了我好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