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兴乡 以乡护文 奏响文化发展“交响曲”
11月4日下午至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了解了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文化是最深厚的乡村振兴动力,是乡村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善用古人“垒石” 的智慧,为文化筑牢 “传承基”、搭建 “展示台”、推行 “普及风”,使文化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灵魂,以文化力量唤醒乡村振兴的 “千里沃野”。
以“文化传承” 为笔,勾勒乡村振兴 “精神画卷”,守护文物瑰宝 “历史星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云梦县博物馆所藏文物,恰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诉说着往昔岁月的故事。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冯骥才先生所说:“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有生命的延续。” 各地各部门要组织专业学者与考古人员,对文物进行系统研究,了解其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通过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向民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扫描、3D建模等,为文物建立详细的 “数字方舟”,便于长期保存和研究。并且,打造多样化的文物展示平台,不仅在博物馆内设置精美展览,还可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文物展览活动,让更多人能领略到文物之美,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熠熠生辉,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以“乡村振兴” 为墨,渲染文化繁荣 “多彩画卷”,绘就产业兴旺 “致富蓝图”。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和四邑村是乡村振兴实践的生动样本。“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各地各部门要立足当地特色产业,以蔬菜种植为核心,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田园风光和特色美食,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开发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交通、通信等条件,为乡村产业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有力保障。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让乡村成为承载文化与希望的幸福家园。
以“融合发展” 为轴,卷起共进共赢 “壮丽画卷”,奏响协同发展 “和谐乐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化与乡村振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整体。在实践中,我们要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新模式。例如,将文物元素融入农产品包装设计中,赋予农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举办文化节事活动,如蔬菜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等,将文化展示与农产品展销、乡村旅游相结合。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保护传统村落风貌,将古老的建筑风格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加强文化产业与乡村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如开发与文物相关的文创产品,在乡村旅游景点进行销售,实现文化与旅游、农业的协同发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村民要形成合力,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正所谓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和经营;社会组织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村民则是实践主体,积极投身于融合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共同书写乡村全面振兴与文化传承发展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