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五十五分,我终于走到了巷子口。一看到站在路口迎候我的家人,顿觉安心,终于回来了。
家人接过我的书包,提在手里,“好沉呀,你们晚上发书啦?”。我“嗯”了一声,卸下负重,一身轻松,雀跃在他身前、身后。
远处,在浓密的槐树枝叶间,路灯稳稳地守在那里,透过摇曳的树枝,洒下锥形的温暖的光,但又那么温柔,像幔帐一般,爱抚着在自己光影里飞舞的小虫和微尘。不管你多晚回家,它都忠实地在那里明亮着,给你照清楚回家的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究竟为什么要上课,即使课程安排到晚上十点钟才结束,而且会持续半年的时间?我现在竟然开始问自己。最初,好像是因为对课程的喜爱吧。可是才上了几天课,就感觉自己要累倒了。虽然安生上课的电影画面依旧在我眼前浮现,可是,我真心觉得好累。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段时间想要追逐自己的梦想,可是在现实的辛苦中,挫败了锐气,消磨了意志。
我拖着疲惫的脚步继续往家走。路上还有好多人行色匆匆,有背着书包的中学生,也有手牵手的情侣,还有人拉着拉杆行李箱,也有清洁工在扫地,出租车、私家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过。
虽然已经很晚了,好像也并非独我一人在奔忙。是呀,我们班那么多同学不也现在才回家,老师不也是课程结束了,回答完同学的问题才最后离开吗。
可能,在每个深夜才能回家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英雄主义,都希望自己比昨天更好,都愿意为了那个小目标努力着。
而那昏黄的路灯,还有站在巷口驻足迎候的家人,足以帮助深夜晚归的人卸下疲惫,排解孤独,让他们得以恢复精神,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