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共读《好好学习》第四章第三节:黄金思维圈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what,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how,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why,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能够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西蒙·斯涅克在TED的一场题为“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演讲中,最早将why——how——what的思考方式总结成黄金思维圈,不过显然这个方法应用的领域远远大于激励别人。
西蒙在他的演讲中举了苹果公司的例子:大多数电脑生产厂商思考和表达问题,都是站在what的层面。他们在营销时,大多都是说:“我们生产的电脑性能非常好,使用很便利,要买一台吗?”这是站在what的层面上去思考,“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而苹果公司则完全不一样。苹果公司做营销时,传达的理念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想买一台吗?
这两种情况,同样是在销售电脑,同样是在讲自己很棒:一个是从what出发,“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的电脑是什么样的”;一个是从why出发,“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生产不一样的东西”。
当我们能够从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我们就能够和别人更好地建立信任和共识。事实上,西蒙举的这个例子,也是营销的最高境界——营销你的价值观,也就是营销你的why——你为什么存在。
这在奢侈品行业有着尤其明显的表现。奢侈品品牌能够获得高额情感溢价的关键之一,就是他们通过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
1、生活的各个角落都需要黄金思维圈
从why入手进行思考和表达,听起来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我们都知道,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大多数人在开始思考问题的时候,根本不是从why出发,而是从具体的what出发。
比如,领导安排你通知别人开会,你可能就简单地去通知别人开会;领导安排你去贴海报,那你就去贴海报。很少会有人问:“领导为什么让我安排他们开会?开会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为什么要去贴海报?通过贴海报我们想要实现什么目标?”
看起来是很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是当你深入去思考why的时候,就会发现答案可能和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
2、思维方式成就一个人
如果你想要和别人不一样,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那么你一定要比别人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关键。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问题。通过问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你就开始获得普世的智慧,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互联网产品设计中,常常会提到用户需求有真需求和伪需求之分。伪需求看到的是需求的what层面,而真实的需求是要在what的表象之后挖掘到真正的why。从why入手,这一简单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拨开迷雾,直指重点。
在与人聊天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对方是在哪个层面讨论问题,从而判断他对这一问题理解的深刻程度。优秀的人,在思考问题时,不会被表象迷惑。
3、抓住why的本质,激发how的创意
黄金思维圈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作者在他提供咨询的过程中,通过黄金思维圈的思考方式,通过问“为什么”,直击问题本质,帮助客户解决了实质性问题,解决了客户的痛点。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思维习惯就能更好地帮客户找到解决方案。
当你停留在what的层面找答案的时候,答案永远不会有创新。而当你从why的层面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在how的层面就会产生很多创新想法。你也可以尝试去培养解决问题时先询问why的习惯,以终为始地去开展工作。
《第五项修炼》中说,每个人不能只囿于自己的岗位,觉得只做好分内之职就可以了,要对职位之间相互关联产生的结果负有一定责任。
当你从思考why入手时,你能从任何事情中获得成长和收获——这种能力所产生的效果是最可怕、最惊人的。
黄金思维圈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强大的思考工具,它如此简洁,而又直指问题的本质。这也是成甲老师自己公司快速成长的秘密武器之一。
晨星写于2022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