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杨少师荣①,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chī)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biǎn)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②登第,位至三公③。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注释]①杨少师荣:即杨荣(1372-1440),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市)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少师,卒谥“文敏”。少师,官名。周朝设置少师、少傅、少保(三孤),辅佐天子。明清时期,少师作为荣衔,官秩为从一品,无职事。②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③三公: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明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最高荣誉头衔,并无实职。
[译文]少师杨荣,邵武府建宁县人。杨家世世代代都以摆渡为生。一次长时间的持续暴雨,致使溪水暴涨,泛滥的洪水冲毁房屋,被淹死者的遗体顺流而下。其他船家都去捞取值钱有用的货物,惟独杨荣的曾祖父及祖父,只顾救人,没捞取一件物品。乡里人都讥笑他们愚蠢。 到了杨荣的父亲出生以后,家庭经济逐渐宽裕。有位神人化身为道士,对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父和父亲积有阴功,子孙必定会居高位而且显扬于世,应当将你的祖父和父亲安葬在某处。”于是,杨荣的父亲依照神人所指地点安葬了少师曾祖父和祖父的遗骨,就是现在的白兔坟。后来生下杨荣,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后来位列三公。朝廷还追封他的曾祖父、祖父与父亲,同样是少师的官爵。他的后代都富贵显赫,至今还有许多贤能的子孙。